健康教育 学校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2017-09-27 期号:

  北京市卫计委日前发布《“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教育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并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培养专兼职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几乎同时,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数据库启动建设,未来将从各区学校取样,动态监控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及时干预潜在“小胖墩”“小眼镜”。如今,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日益凸显。要提升青少年健康,学校教育不能缺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现在青少年的业余爱好从“体力型”转向“脑力型”,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玩游戏成为不少人的首选,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甚至敬而远之,视力下降、体重超标、脂肪肝等疾病早早敲开了他们的健康之门。有媒体报道,近年征兵体检中,尽管参与人数有所增加,但不合格率明显上升,部分城市淘汰率高达半数以上。有研究团队指出,2012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若无有效政策干预,到2020年,上述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达7亿。届时,我国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人数将面临巨大缺口。

  目前,学校体育仍是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体质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对学校而言,体育锻炼、组织春游等户外活动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一旦出现问题,家长不依不饶,上级部门问责,让学校和老师有所忌惮。因此,一些学校本着“无过便是功”的理念,干脆取消学生运动会,更不会组织春游。这样一来,还能拿出更多时间上文化课,家长放心,学校安心。面对这样的困境,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要为学校减压,对非失职性伤害给予必要的宽容和理解。同时,学校也要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的方方面面。有专家建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题目和活动的方式,将如何控制体重的理念融入其中;丰富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让有意义的事有意思,让学生真正爱上运动。

  要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学校教育要强化体质健康指标,让体育锻炼的标准硬起来、考核指标严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让积极锻炼、保持健康贯穿于青少年生命的每一天,成为像呼吸一样的自觉意识,体质健康达标就会水到渠成。

  (孟 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