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敌空袭,迅速隐蔽!”行军途中,防空警报响起,特训队员在指挥员的指挥下迅速卧倒,利用周边地形地物隐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空袭警报解除不久,队员们又遇到化学武器袭击。面对橙黄色和灰色的烟雾,队员们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拉大间隔,快速有序通过“染毒”地段……9月11日至14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1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北京高校学生军事特训营,锻炼了体魄,磨练了意志,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延庆康庄611大学生军训基地副主任、此次特训营营长王玉柱说,特训营与一般大学生传统军训模式不同,着眼于模拟真实战场环境,设置了紧急集合、徒步行军、战术情况处置、宿营与警戒、野外生存、自救互救、按方位角行进比赛、模拟射击比赛等多个训练科目。参加特训营的队员是从2016年、2017年各校参加军训的新生及大二学生中,经过推荐、选拔等方式产生的。军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住宿、场地和人员保障。
在20公里全副武装徒步行军中,每名队员都要携带超过15公斤重的装备器材,全程有13公里的常行军、5公里的强行军和2公里的奔袭,中途还穿插空袭、炮火拦阻和敌人袭扰等战术训练,对每名特训队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和大一军训不同的是,这次特训增加了一些其他形式的军事训练。记忆最深的是在行军途中遇到‘化学武器’袭击。通过那些烟雾时,我甚至感觉有些窒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刘芳青表示,这次训练让他感受到军事训练的艰苦及军人使命的光荣。
本次特训营还邀请到国防大学教授刘波进行军事讲座,使训、练、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全面培养野外生存、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同时设置了夜间按方位角行进比赛、模拟射击比赛等科目,全面锤炼队员的战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