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孟 红) 8月30日,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今年学校共录取7456名研究生,包括学历教育硕士生4932人、博士生2544人。
当天9时,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主会场和深圳研究生院分会场同步视频连线举行。深圳研究生院、清华—深圳伯克利学院的新生在分会场参加典礼。7000多名研究生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港澳台地区硕士生203人、博士生21人;国际学生中,硕士生766人、博士生111人。从此,他们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小研”,也将开启新的求学论道之旅。
清华2012级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史恩赐重新回到熟悉的园子。本科毕业后,她加入清华研究生支教团,去西藏支教一年。经过一年历练,她变得更加阳光从容。她说,今后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继续做个“有温度”的人。
土水学院博士新生、校研究生会主席苏舒,从2009年本科入学至今,已在清华园度过8年。和很多清华学子一样,她在十几个食堂里饱尝美味,又在傍晚的操场上挥汗运动;白天在图书馆钻研前沿课题奋笔疾书,夜里又常面对出现bug的实验彻夜难眠。她说,在清华,可以遇见春风化雨的大师,遇见追求卓越的伙伴,遇见自由交流的环境。追求卓越已成为一种习惯,融入每个清华人的骨子里。在这里,“清小研”是新的受益者,也将是新传奇的创造者。
苏世民书院迎来的第二批学生中,有名健谈的美国帅小伙儿叫高山,本科就读于斯坦福大学东亚学系,专攻中国研究。他是个中国通,谈起中国可以一口气聊很多,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音乐和政治等。他表示,要好好利用在清华的学习机会,尽可能多交中国朋友,多做研究,从传媒、经济、社会视角探索今天的中国,为沟通东西方文化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直博生荆文锴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2015年,他偶然遇见清华主办的世界和平论坛,不仅被清华国际化的发展吸引,还为清华人的担当感动,因此到清华读书的梦想越来越坚定。虽然追寻真理的道路并不坦途,但他相信,只要有锲而不舍的耐心、开拓视野的信心和承担责任的决心,就能向着理想方向更好地前进。
清华校长邱勇寄语研究生“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把追求学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学问人生。做学问要有高尚的人格,人格的高度决定学问的高度,希望大家在清华不断锤炼意志品质,培育高尚的人格,追求高深的学问;做学问要有丰厚的学养,学养的厚度决定学问的深度,希望大家不断夯实学养厚度、拓展学问深度,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用丰厚的学养滋养人生;做学问要捍卫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希望大家用敬畏的态度和审慎的目光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学术成果,使其对得起内心的良知、学术的尊严以及社会大众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