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访谈 矿大(北京)明年增3专业——访学校研招办副主任韩佳明

发布时间:2017-07-05 期号:

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刘 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明年该校在研究生招生中有哪些新的变化?记者采访了学校研招办副主任韩佳明。

 

  记者:明年学校计划招多少硕士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生、非全日制硕士生各多少人?有无新增专业?

  韩佳明:学校2018年计划招生200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730人,学术型810人,非全日制463人。

  学校招生专业中,共有82个学术型专业,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共25个领域。今年新增了设计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个学术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学位。

 

  记者:今年研考录取情况怎样?冷热门专业各有哪些?考录比是多少?

  韩佳明:由于非全日制纳入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学校今年录取人数大幅提升,达1996人。学术型专业如传统优势学科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岩土工程、地质类、测绘类、机械类等专业的报考依然火爆;行政管理学、经济法学等文科、管理专业的报考人数也较集中。专业学位中,工程硕士中的建筑与土木工程、安全工程,会计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报考人数较多。而数学、物理、材料学等学科的报考人数较少。

  今年学校报考总人数为5181人,录取1996人,考录比约为2.6∶1。

 

  记者: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怎样?

  韩佳明:学校目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矿业与安全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教育部 2012 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

  学校在构建开放式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重研究,重实践,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总数居全国高校第27位。博士生导师 161名,硕士生导师 223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 76% 以上。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主要有哪些就业单位?

  韩佳明:学校毕业研究生45%去国有企业工作,19%去高新技术企业工作,16%去科研及教育事业单位工作,10%服务于党政机关政府部门。

 

  记者:对于报考学校的考生,您有什么建议?考生该如何选择专业?

  韩佳明:对于专业的选择,研考生要立足于本科所学专业。本科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初试和复试合格的保障。如果跨专业考研,考生要加强对专业课的学习。以往很多跨专业考生初试成绩总体不错,但复试中因专业背景和基础知识较差而遭淘汰。

  推免生要结合本科所学专业、本科就读高校、就业升学、地域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高校和目标专业。尤其是继续深造读博士的考生,在专业选择上要考虑是否有博士点,及学科发展前景等。

  无论是考研还是推免的考生,都要充分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对就业前景的判断不要局限于当下的就业形势,要充分考虑3年甚至6年后行业的发展形势。

 

  记者:根据往年情况,您对初试、复试有什么建议?

  韩佳明:对初试备考,考生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英语、数学、政治理论、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很多考生复习了数月,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非常遗憾。复习既能夯实基础知识,也可提高心理素质。学校的专业课有详细的考试大纲,列出了知识点。考生在掌握大纲知识点的基础上备考即可。

  对复试,考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复试小组的导师在考查专业知识和外语口语的同时,会对考生科研潜质、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同时考查考生的精神风貌和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记者: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明年学校有无新的政策?或计划实施哪些新政策?

  韩佳明:近两年学校加大了研究生资助的力度,尤其是直博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奖助力度,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学校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秉承“宽口径,重基础”的原则,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学科及专业进行整合,更加贴近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方面,推进优质生源工程。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加大硕博连读生的选拔力度和比例,逐步推行“申请—考核制”的录取方式。

 

  记者:学校在非全日制招生、培养、考试中有哪些变化?您对非全日制考生有些什么建议?

  韩佳明:学校非全日制招生专业主要集中在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和工程管理、MPA中心的公共管理,以及会计、建筑与土木工程、安全工程、矿业工程等特色专业。在培养环节,专门制定了针对非全日制专业领域的培养方案,课程主要安排在周末及小长假,不占用学生的工作日时间。

  复习时,考生要重点准备国家统考科目,尤其是工程硕士学位考生,涉及3门国家统考科目,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尽可能多做一些近年试题,切实了解复习的重点与难点。自命题专业课一般依据学校公布的考试大纲复习即可。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复习情况,确定适合的目标高校。由于很多考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持之以恒很重要,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坚持才能成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