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重温五四精神 弘扬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7-05-03 期号:

  近百年前,满怀壮志的北京青年学生,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从那以后,五四精神、爱国热情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前赴后继,报效国家。时至今日,五四,仍然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词语,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年学生。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然而,因为北洋政府处于“弱国无外交”的尴尬境地,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被帝国主义列强拒绝。消息传回国内,北京学生群情激愤。5月初,他们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号召社会各界奋起救国。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却遭到了军阀的镇压。许多学生因为宣传爱国思想被逮捕,引发了全国更大范围的学生罢课和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的星星之火,点亮了中华大地。学生的热血没有白流。随着这一声春雷,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深入人心,民族觉醒激发了强大的民族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我们今天再谈五四精神,到底谈论的是什么?我想,五四精神于今天的青年学生而言,就是爱国情怀。爱国,就是五四精神留给我们国家、我们社会、我们青年学生的宝贵财富。

  五四,回响时代强音。近百年前,青年学生用热血与赤诚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他们,发出时代强音,呼唤民族觉醒。这,就是当代学生学习的榜样。

  五四,彰显时代责任。“少年强则国强。”近百年前,青年学生走上街头,用勇气与智慧诠释了爱国热忱。是他们,用稚嫩却坚强的肩膀扛起了责任与担当。这,正是当代青年亟需的品格。

  五四,创新时代精神。时代的烙印,会深深刻在每一位亲历者身上。目前,我们成长在新中国的怀抱,所见所闻早已与百年之前的旧社会截然不同。但爱国主义情怀,永远不会落伍。如何在新时代以创新形式弘扬爱国情怀,是青年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曾经的青年,为了抵御外辱奋起反抗;曾经的青年,为了革命火种万里长征;曾经的青年,为了建设祖国扎根边疆……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曾为了祖国挥洒青春,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五四精神、爱国热情。今天的青年,更要勇于担当,在新时代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

(杨 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