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7-04-26 期号:

本报记者 邱乾谋 邓 菡 许 卉

  清华大学日前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议,聘任大类培养首席教授并举办首次首席教授会议。这标志着今年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工作正式启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陆续推行按大类招生。那么,大类招生有什么特点?怎样培养人才?如何招生?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专家。

 

按大类招生成趋势

  清华大学今年按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管理,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省市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按16个大类招收、培养本科生。

  记者梳理2016年在京招生高校后发现,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一些专业在京按大类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苗苗介绍,学校于2015年启动宽口径招生(大类招生),基本以学院划分,将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专业合并为专业大类。目前,学校有31个招生专业大类,除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中法学院、PPE实验班按专业招生外,其余均实行宽口径招生。

  中国农业大学目前有31个专业按13个大类招生,还有29个专业按专业招生。按大类招生专业已超过半数。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史贞军介绍,学校从1996年在工商管理类开始试点按大类招生,近年来逐年推广,于2016年全面实施基本以学院为招生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学校本部除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以及国防生等招生以及仅有一个单独专业的法学院、软件学院外,其余10个学院都按大类招生,每个学院一个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马树微介绍,学校共有8个大类招生专业,其中工科试验班类(航空航天类)、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理科试验班类是今年新增的3个招生专业大类。

  北京科技大学应对国家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今年进一步推动大类招生改革。2017年,面向全国共有26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有11个大类招生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主任许海军介绍,学校2017年有5个大类招生专业大类,分别为机械类、生物工程类、电子信息类、数学类、公共管理类,在京均有招生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2014年招收首批本科生以来就一直采用大类招生的方式。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张韶峰介绍,今年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3个学院均在京招生,对应的专业大类有经济管理试验班、理科实验班、工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

 

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人才

  那么,大类招生如何培养人才呢?

  目前,人民大学按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大多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主要根据学生的意愿自主分流。

  中国农大按大类录取的学生,入学以后将按学科大类统一组织基础教学。1至2学年以后(根据培养计划不同,部分大类第三学期分专业,部分大类第四学期分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及学校的教学资源等情况,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继续学习,毕业时获得所选专业的毕业证书。

  北交大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以产出导向教育(OBE)为设计理念,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实施大类培养,按照相通、相近的学科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公共课程;开设专业核心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本学科专业应用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开设综合专题研究课程,以复杂专业问题为主线,重点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与前沿发展的课程;小班授课进一步减少课程总量,更加聚焦核心课程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大部分大类招生专业在大一时进行专业分流。

  北化工按大类招生专业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一般会统一学习一至两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因为专业需求相近,专业基础课内容相同。在进行专业分流时,学校会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综合考虑学校的课程规划、学生的个人素质等多方面情况,以服从学生的专业选择为主的模式进行专业分流。在前一阶段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会设置各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自主选择,给予学生更多了解学科、了解自己的机会。

  西安交通大学去年成立本科生院,2017年开始将逐步把现有的83个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至2019年全校专业将优化整合为工学、理学、医学、人文、外语、经管等7个大类和7个试验班。考生报考时只按照大类填报志愿。大学新生全部进入本科生院,学习科学、人文、医学类基础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阶段,学校允许学生选课程、选老师,甚至在通识教育结束以后选专业,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价值追求。在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后,学生第二年分流进入学院,接受两年宽口径专业教育,主要学习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程;第四年学生根据毕业去向的不同,在攻读研究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方面,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北京工商大学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通过一系列新生研讨课、专业导航等的了解,学生会在分流的时候对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北科大招办副主任王进介绍,大类招生的专业会在学生大一学年结束后分专业。分专业的原则是在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数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同时结合学生大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和高考成绩。学院向学生公布大类分专业办法,并宣传动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专业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做好专业选择。

  北航学生入校后,经过1至2年的基础培养,再选择专业。学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建立“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第二课堂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入学时,学院内不分专业方向,到第二学年在学院内外自由选择专业。每个专业都不限制学生名额也不设置门槛,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学校在学生选择专业前会请教授、学长、企业方一起来为学生理清选专业的思路,比如学校请来华为、腾讯的高管讲电子信息专业是做什么的,请来企业人事部部长讲在招聘时最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特质,学生就会更全面地了解专业。

 

减少志愿填报盲目性

  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大类招生可减少志愿填报盲目性。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介绍,清华大学在前期新雅书院实体化和机械学院大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16大类,考生按照专业类填报志愿。大类招生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北航招就处副处长马树微认为,按照大类招生是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是由父母选专业到学生自己选专业的转变。一年级结束时,学生根据兴趣及一年级的学习体验和感悟,选择到某个专业学院继续大类培养,在二年级结束时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如果还不满意,还可以改专业。大类招生让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同类的一年级课程相同,开展通识教育,为培养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大类招生符合当前学科交叉、专业界限淡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符合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北工商招办主任施枫认为,实施大类培养,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弊端。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在大类分流和跨大类转专业时理性选择专业。对考生来说更为人性化,给予了考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按大类招生,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选择专业,避免了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中国农大招生办主任付立忠认为,大类招生使考生需要了解的专业数量减少,有利于在高考后较短时间内较快定位学校和学科领域,待入校后再具体了解类中各专业的细节区分,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具体专业。

 

填报志愿要结合兴趣

  那么,考生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苗苗介绍,考生在填报大类招生志愿时要关注两方面,一是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二是招生专业大类及其内部专业对于生源素质、能力的需要。另外,不同高校看似相同的招生专业大类,具体分流的专业可能有较大区别。

  付立忠表示,考生要详细查看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因为各校专业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不同,同一招生专业类中,所包含的专业及未来深造、就业的领域可能是不同的,考生要仔细研究,加以区分。此外,考生还要提前了解各校大类分流的时间及方式。专业分流时,部分高校直接满足学生报考意愿,部分高校根据学生报名择优录取。不同的分流方式决定了学生未来进入某个专业的难易程度。

  许海军建议,考生填报大类招生专业志愿前,要清楚自己的兴趣与专业类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前景是否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到大类招生的专业未来仍要进行专业分流,存在分配到非最心仪专业方向的可能,以及因此产生的一些后续问题。

  施枫表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仔细阅读学校招生简章,了解本科招生每个大类都包含哪些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找到相对应的大类名称填报志愿。

  史贞军提醒,有些专业在按大类招生时没提出具体要求,但进行专业分流时对身体条件会有限制。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照教育部的体检标准,了解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是否对身体条件有要求。如果专业有要求,考生身体条件又不符合,最好别报这个大类。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