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绿化办日前召开2017年春季绿化工作会,研究首都第33个义务植树日活动等工作。近年来,雾霾天持续袭扰京津冀地区,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加深。2015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天是中国植树节,在户外播撒植物种子的同时,广大青少年也要在心中种下环保与责任的种子。
植树要履行责任义务。植树是一个过程,不单体现在挖坑、栽种、培土、浇灌,更重要的是后期养护。每年植树节虽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也种下了大批树种树苗,但常常是种下树后就没了下文,并未对这些树木负责,缺乏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导致大批幼小树苗夭折,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带来环境生态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在倡导植树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后期护理,履行应尽的责任,将环保变为现实中的一片片绿荫。
植树环保要有切实作为。曾有地方植树节活动的主办方在通往植树现场的路上铺设了长长的红毯,而植树者在上面鱼贯而行。植树节仿佛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更多体现为一种形式,有时甚至变为作秀工具。种树时场面隆重,挂横幅、贴标语、拍合影等。不少人驱车数十公里植树,却忘记汽车尾气已将空气污染,自己已是制造雾霾的“罪魁祸首”。环保是信念和坚持,是切实的作为,而不是一张张照片或一块块红毯。
植树代表着环境保护。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树木花草,扩大绿植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唤起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除了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外,每个人都要从小事做起。小到保护一草一木、节约每一滴水、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使用塑料袋等,大到懂得维护生态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环保与责任意识要从小培养,从点滴做起。
虽然植树节只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让我们在种下一颗颗种子的同时,也在自己心中种下环保与责任,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让一片片绿叶扮靓这个世界。(刘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