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旦一过,考生马上就要进入2017年春季高中会考。考生在高考复习的紧要关头,不要一味盯着高考,也要认真准备迎接标志高中毕业的会考。
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自恢复高考几年后的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从试行到有计划地在全国逐步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对中学教学的纠偏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和老师不再唯分数论,不再只盯着高考那几科而放弃德、体、美育的学习,基本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会考合格是高中生毕业的重要标志。会考的最大特点是就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它是对考生高中各科学业的评价,是高中生取得毕业文凭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会考成绩或会考不及格,再不参加补考或补考还不合格,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也就意味着考生高中没有毕业。
会考成绩是高考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2010年已将会考成绩纳入高会统招,即“高考成绩+会考成绩”。高校在选拔高职专业的考生时,先看会考成绩是否达到相应专业的等级要求,再参考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3科总分成绩进行录取。也就是在看统考语数外成绩前,学校先要看考生的指定会考科目成绩是否达到相应等级。会考成绩达不到相应要求,高考成绩再好,也不够参加高会统招录取的条件。
会考是实行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在全国部分地区已经试行的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有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学生。而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一个显著功能恰恰是高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考生如果缺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录取时就会在这项数据上出现短板,从而大大降低竞争力。
因此,高三生在全力准备高考的同时,还要先做好会考的备考,以免影响今后的深造和工作机会。
(李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