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考试大纲首次发布

发布时间:2016-11-2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2017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首次发布《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专家建议,考生既要参考往年考题,更要依据今年大纲,有针对性地备考。

 

行测包含事件排序题

  2012年至2016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一直参考国考大纲。相比国考大纲,此次公布的市考大纲行测科目在判断推理部分出现了事件排序题型,其他题型相对稳定。常识判断重视积累与应用;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数量关系着重考查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资料分析题型多,考点多,稳中有新。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老师李琳提醒,判断推理题常见题型有演绎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2017年大纲中还包括事件排序,考生要做好应对准备。

  事件排序题是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以简短语句表述,要求考生选择其中最符合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事件排序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积累,要求考生利用一般知识合理假设,对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在解题中可使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

  此外,从大纲信息还可看到,资料分析类题目中,资料的选取会更倾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细节材料。要解决资料分析数据复杂、计算麻烦的问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估算技巧,化繁为简,同时加强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训练。

 

申论侧重四种能力

  新发布的大纲更加精准化、科学化,稳中有变。其申论命题在指导思想、测评机制和测评标准、测评手法上变化不大,题型更倾向于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北京公务员考试趋势相对稳定,考生可循序渐进地备考。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老师姚顺意表示,阅读理解能力是作答各类题型的基本能力。考生可多读十八大报告、“十三五”规划、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领域时政热点新闻等,一方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能力。考生要掌握解释型分析、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等题型的作答方法。

培养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考生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材料中负面的、该治理的地方,准确、全面地发现和界定问题,另一方面要站在政府角度进行思考,保证提出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文字表达能力需要考生对提取的要点进行合并加工,保证答案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方便评卷人采点给分。

 

试题和大纲结合复习

  北京公务员考试虽首次明确大纲,但考生在复习时还要参考往年试题,了解命题思路。考生要多加练习,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李琳建议,考生在掌握原有常规题型和考点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举一反三。

  以“行测”为例,考试覆盖文化、历史、政治、法律、科技、体育等知识,考点较多,还会出现多考点综合考查的情况。通过做往年考题,考生可提高做题的针对性。备考行测的重要方法是多做题,熟练掌握数字数列内在的变化规律。除了掌握这些重要考点外,考生还要掌握数学运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注意题型与方法的结合,以提升解题速度和效率。

  考生要研读近几年,尤其是近5年的北京申论试题,熟悉命题所选择的领域和问题设置方式,根据总结出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复习。通过研读大纲,形成对申论考查要求的整体认识,这样复习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生要注意,大纲中提出的四种能力反映到试题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会综合考查。因此,考生要有针对性地复习,及时发现不足,查缺补漏,不断进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