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中学生参与研制卫星升空

发布时间:2016-11-1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一颗命名为“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的小卫星11月10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升空,这是全国首颗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卫星。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印度之后第6个发射由青少年参与研制卫星并顺利升空的国家。

  11月10日11时,在北京航天中学,参与小卫星研制的刘云诗、刘天宇和王婧瑶激动地领到了小卫星发射成功纪念封。在航天中学上高一的刘云诗小学时就喜欢无线电。这次跟专家一起学习研究八木天线,让她彻底喜欢上了这项高科技。十八中的刘天宇很小就开始玩机器人,在从事航天工作的父母多年影响下,耳濡目染,在航天中学的3年里一直参与航天知识的普及和动手实践。近一年来,通过学习、参观、动手制作,他们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

  “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在轨运行时间约10天。在此期间,丰台区将开展手持卫星天线制作、小卫星制作、火箭模型制作、信号抓抄比赛、天地通联实验等系列活动,在全区中小学生中掀起航天科普、航天科技活动热潮。虽然只是少数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与到研发制作小卫星的过程中,但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将非常巨大,能使更多青少年认识航天、了解航天、触摸航天,使更多的青少年对航天科技产生兴趣,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探究能力。

  丰台区“小卫星计划”项目启动于2011年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的成立。北京十二中、十八中、航天中学3所学校的6名学生,在专家龚万骢的指导下,参与“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小卫星课题研究。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系统地学习卫星结构、星箭分离、卫星电源技术、星地无线电通讯、卫星发射场的雷电探究与防治、卫星轨道的分析和计算、太空环境对食用菌的影响等7个专题的知识,并参与卫星研制、星箭匹配、卫星测试,最终成功发射升空。小卫星的升空也是向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成立5周年的献礼。

  随着研究的推进,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将启动下一颗小卫星的研制,预计2017年下半年发射。这颗小卫星的功能将更加强大,在轨工作时间更长,可达到2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