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刘 婧
11月10日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第一天。确认8时30分开始。时针刚指向8,学术会堂大厅门口就已排起一条“长龙”。天空中飘来一阵小雨,让在雾霾中等候的考生平添了几分兴致,开始吟唱起了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在学术会堂一层大厅内,工作人员早已将仪器准备妥当,等待考生的到来。
5分钟过20人
踏着金黄色的落叶,走进学术会堂,只见门口摆着两个告示牌,一边是《现场确认流程》,一边是《按处理办法携带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说明》。“您是应届生吗?请走这条通道。”一位工作人员提示道。原来,进入大厅后,考生就被分流到两条通道,一条是应届生专属,一条是往届生专属。“对应届生和往届生所查的证件不一样,这样分流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中财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淼介绍,现场确认分为“验证”、“摄像”、“信息确认”三个环节,工作人员也因此分为三个基本部门,每个部门又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应应届生、兼顾应届生和往届生、往届生。
“基本上是5分钟过20个人,这样即使外边排着200人,一小时内也可以完成。”徐淼说,考生按序排成“S”型队伍,有条不紊,井然有序。2017年研考,非全日制考生首次并入全国统考,中央财经大学招收非全日制生的4个学院的老师齐聚一堂,专门负责回答非全日制考生有关报考、培养的问题。此外,确认现场还设立了学历、学籍校验处,以供在研招网报名系统中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且未提前做好相应认证的考生完成信息校验、打印备案表。“为了避免考生满校园找打印店,我们把打印机搬到了确认现场。”
在这个初冬,让考生暖意融融的不仅有这个打印机,还有墙上的山水人物画。学术会堂的画展,让紧张备考的考生“忙里偷闲”,“在排队时可以欣赏画作,真是一种久违的放松啊!”一名考生说。
“我们都是持证上岗”
经济学专业研一生余兵浩6时就起床了,去年现场确认时他也是这个点起床的。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他要协助学弟学妹完成现场确认。戴上“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工作证”,余兵浩不仅具有学长的身份,也成了现场确认的工作人员。
这个证件是经过培训获得的,“我们是滚动培训。”余兵浩说,培训内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结合大家课余时间完成。培训时,他们到学术会堂,现场模拟实际流程。“老师的认真感染了每名同学。”余兵浩说,老师培训时会细到每一个动作。模拟时,每名同学不仅要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还要配合身边的伙伴完成整个环节。“看似简单的流程,如果不练习直接上手也会生疏,容易出错。”余兵浩说,现场确认时每天接待近千名考生,不允许出半点错误。“我们都是持证上岗。”余兵浩说,考核合格才能获得工作人员的证件、参与确认工作。
对余兵浩来说,戴上这个证件,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在确认现场,部分考生因为没有仔细阅读确认通知而忘带一些证明,每次余兵浩都会耐心解释。即使考生表现出不耐烦,他依然面带微笑,告诉考生如何将材料补齐。余兵浩看到“从面前走过”的考生顺利通过确认时,内心是欣慰的。尽管下周一就要期中考试,但他仍然会“在其位谋其职”,做好这两天的现场确认工作。
严把“四关”保证确认无误
“具体来说,我们的确认要把四关。”研究生院老师祝维龙说。在现场确认前,他会将有问题的考生在系统里进行备注,在确认现场,由工作人员重点验证,这是第一关。如仍有未解决问题,会反馈到咨询处,进行第二道把关。如果考生证件齐全,有资格参加考试,通过验证,在照相时,工作人员会继续核对其报考信息,进行第三道把关。确认结束后,祝维龙会将有问题的考生信息汇总,核对现场提交的资料,进行第四道把关。“层层把关,就是为了保证现场确认准确无误,也是对所有考生有个交代。”
祝维龙介绍,现场确认存在的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确认考生是本人参加考试,在现场确认时,需要其身份证件真实有效。二是确保考生有资格参加考试,以及学籍学历符合要求,特殊专业同时还需符合工作年限或专业对口要求。比如MBA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才可报考,法硕(法学)方向需要考生本科专业为法学,没有资格的考生不能参加考试。三是确定考生可在此考点参加考试,如有些在外地上学或工作的考生,户口不在北京,即使报考这个学校,也不在此考点参加考试。
现场确认第一天,中财已接待了950多名考生。接下来的两天还要接待3200多名考生。确认工作繁冗而艰巨,但工作人员总在耐心等待考生的到来,帮助他们完成走进考场追梦前的最后一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