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新考纲凸显立德树人导向
发布时间:2016-10-19
期号: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日前发布。这份备受关注的考纲,凸显了立德树人的导向。
立德树人导向,体现在新考纲学科要求中。新修改的考试大纲中,立德树人一词不是泛泛空谈,在具体的学科要求、知识考核中也彰显了这一理念。新考纲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立德树人导向,将引领教学、教育。考纲总纲指出,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高考对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考试大纲作为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它涉及全国约1000万高三生、超过3000万的高中在校学生。考纲的变化,引领着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的变化。考纲中对立德树人导向的重视,也必然引起教师在教学上的重视,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
立德树人导向,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考承载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教师对学生的树人教育、试题评价的立德导向,引导着学生的学识发展、德育发展。“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和养成素质的过程中,用“德”滋养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将使他们逐渐形成完善、正确的价值观。
(孙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