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解题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霸占了手机APP市场教育培训类的下载排行榜。这些软件号称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然而,学生若过分依赖解题软件,必将削弱实际解题能力。
学生依赖解题软件,易失去自主思维能力。如今中小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如果安装了解题软件,写作业时,只要拍下题目,APP中就会显示答案和解题步骤。对有自制力的学生而言,偶尔使用解题软件,能帮助他们做好复习。然而,学生若过于依赖解题软件,稍遇难题就掏出手机查看解题方法,就会失去对自主思维的锻炼。对自制力匮乏的学生而言,解题软件就成了他们逃避思考的“神器”,把不经思考的答案和解题思路直接抄上。这样,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课后作业就丧失了意义。
通过解题软件完成的作业,影响老师对学生掌握程度的判断。许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会针对学生错题情况,撰写习题课的教案,以便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教学。学生借用解题软件完成作业,使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其学习状况。有老师反映,曾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班上好几个孩子的计算题步骤完全相同。惊诧之余,他查看了一款软件上该题的解答,与重复出现的学生答案完全一致,这实际是学生在原封不动地抄作业。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学生答案是抄的,误以为他们全都掌握良好,对这道题略讲或不讲,学生就错过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知识的机会。
解题软件让学生失去试错精神,剥夺了获得成功感和喜悦感的过程。“学霸”大考全卷无错的满分传奇,也是从做练习时将错题改正确的基础上换来的。错,是不错的必经之路。学生在不断的试错中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学生不要把“不会做”看做沉重的包袱,而是要看做前进的阶梯。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经过思考、听讲、改错、复习,会比一次就做对的题印象深刻得多。更重要的是,用解题软件上的答案掩盖独立做题的错误,丧失了直面困难勇于试错的精神。过分依赖解题软件也剥夺了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感。凭借独立思考获得的优异成绩让人心生喜悦,而不经思考单纯依靠解题软件完成的抄袭作业不但使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荡然无存,相反得到的恐怕是罪恶感和羞耻感了。因此,即使使用解题软件,也要自己真正弄懂才行。
(孙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