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目前,全国各地高招录取工作已近尾声。已知被录取的准大学生在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而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正为学费发愁。
这些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能看到高校寄给他们的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材料。他们会在国家资助政策支持下,顺利迈入校门,开启大学生活。
一些高校提前摸底贫困生
今年南方地区遭遇暴雨洪灾,北京交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已奔赴广西、安徽等重灾区,了解录取新生家庭受灾情况,解除贫困新生家庭忧虑,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入学。
北交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林方介绍,学校将相关资助政策材料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送新生;开通了校园迎新网,了解新生家庭经济状况;暑假设立热线电话,详细解答新生和家长疑问,做到政策咨询早开通。
北京大学第一批紧急灾害专项补助金已发到学生手中。连日来,湖北、安徽、湖南等地遭受强降雨和洪水灾害侵袭,损失惨重。北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地处灾区。学校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救助机制,详细了解学生家庭受灾情况,细致做好学生帮扶工作。
北大学生资助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北京大学紧急灾害专项补助管理办法》,学生资助中心启动四套帮助方案:给予受灾学生紧急救助金;动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当地民政部门、学生及家庭保持定期联系和合作;启动燕园关爱助学金项目,及时给予受灾新生路费、短期生活费补助。
不同资助体系帮扶贫困生
中国政法大学日前在招生网发布《致2016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一封信》,介绍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该校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绿色通道”为辅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助学目标的实现。该校还有彩虹助学基金、社会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险等资助形式。
北京师范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采取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有机结合,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无偿帮助,也鼓励学生通过各类有偿资助锻炼能力、自立自强。无偿资助包括各类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和校园地)、勤工助学、社会捐赠类贷学金等。
建立资助体系解忧贫困生
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绿色通道”报到,入校后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