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 张依雯
案例一:
期末考完试,彤彤就有备战高三的打算。但看到上一届高三考生那么辛苦,总听到他们抱怨成绩提升不明显,彤彤又有点害怕。放假前她就安排好课外补习班,还做了暑期学习规划,打算从高一的知识开始复习。看着自己井井有条的安排,彤彤很有成就感。但假期刚过一周,她的成就感就消失殆尽了。她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不能按计划学习,未完成的任务像小山一样越堆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彤彤越来越自责:浪费了假期,高三的时间又少一个月,到底该怎么办?
【分析】
正如彤彤所想,高三前的假期是考生进入高三状态的最佳过渡期,这段时间确实要合理利用。彤彤虽然有这个意识,却缺乏制订计划的技巧,不了解高三的学习进度,导致计划无法执行,心情焦躁。
【支招】
合理预期
大多数情况下,合理预期可帮助考生顺利应对外界的变化与压力。准高三生要在开学前对高三一年的节奏、复习有大致了解。可以找老师聊聊,或通过刚毕业的高三生了解。明确几轮复习的时间安排、达到的水平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有全局意识,也能更好地安排复习节奏,做好开学准备。
规划时间与自我管理
高三前的假期,准高三生要注意提升学习能力。自制力弱的考生要找到感兴趣、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假期尝试提高自制力。时间规划有问题的考生也要找到适合的时间管理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科学的方法,自信应对高三的各种变化。
案例二:
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给小景带来沉重的打击。高二下半学期,他隐约感觉到高考的压力。虽然比之前更努力学习,做了很多题,但考试成绩未升反降。小景认为自己没有优势,甚至觉得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每当想起这些,小景就很烦躁,窝在卧室里不愿出门。他看到写字台上一堆堆的练习册和卷子就烦,只能用电脑和手机游戏暂时忘记烦恼。
【分析】
小景对自己的学习有大致了解,但并未进行深入反思。虽然他不满意现状,但并未尝试改善。这也是很多准高三生心情压抑的主要原因。现状带来的压力其实可以成为学习动力。小景没利用好这份压力,也知道玩游戏并不能解决问题,但他还是沉溺于此。
【支招】
反思现状
所谓反思,是要充分看清自己的实力。实力不同,战术自然不同。在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就草率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是很冒险的。反思的过程虽然是“回头看”,但目的并不是纠结于过往,而是找到目标更好地“向前走”。考生要根据高二期末考试及之前学习的总体情况找到弱势学科,详细分析学科中的知识和能力弱点。准确诊断有助于假期计划的实施。
布置房间
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三学习要有高三的氛围。整洁的卧室和书桌有助于理清思路、平复心情。考生要在开学前将可能干扰自己的物品,如电脑等清理出卧室,给自己一个简单的环境,尤其是写字台上的物品越少越好。
案例三:
琳达对于制订学习计划比较在行,但她却是个拖延症患者。良好的计划需要被执行,但琳达的执行力却很低。每件事都往后拖,做事磨磨蹭蹭,学习时也总分心……琳达很想尽快甩掉拖延症,但学姐劝她别太着急——上了高三自然就好了。琳达相信学姐的话,但开学后状态却不好。
【分析】
很多考生和琳达一样,缺乏对计划的执行力,这可能是因为动力不足。虽然能看到现在目标间的差距,但却无法将其细化,很难将正在做的事情与最终目标联系起来。所做的事缺乏意义,自然容易拖延。
【支招】
目标倒推法
像琳达这样,行动与目标缺乏关联的考生可尝试“目标倒推法”。在假期关注今年高考、高招的信息,根据兴趣、能力、性格特点、价值观等思考目标学校及目标高考分,再对目标考高分进行细分,计算每个学科要达到的分数,将这个目标细分为假期计划和开学后的计划。此外,考生还要有计划地放松。在学习计划中安排放松时间,不能太随意选择放松时间及方式。
锻炼身体
利用假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让考生拥有好身体,还可以锻炼意志力。意志力强大的人更容易战胜拖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