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计划内招生

发布时间:2016-07-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从考生高招志愿填报情况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填报热点。北京有11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计划内招生。

  这11所学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建筑大学。除北京农学院在二本招生外,其他学校多在一本招生,有的学校只招文科或理科生。从近几年情况看,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与学校录取平均分持平或高于平均分。

  “上大学后要想更好地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紧张学习,新生在这个暑假要好好提高英语水平。”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冯伟哲表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外教学模式、课程、教师和教材。就农大来说,学生大一起采用全英文教学,70%课程为外教授课,大一结束时英语水平要达到托福71分以上。这不但是外方学校对一年级学生的过关要求,也是学生学好后面专业课的基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英语好却希望“不出国留学”的学生适合报考中外合作办学。因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用英文学习专业知识,学生要做好“4年完成2个专业学习任务”的思想准备。学生首先要达到相当于普通英语专业的学习水平,还要用熟练的英语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两者缺一不可。

  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大优势莫过于“不出国留学”,同时获得中外两方院校学历和学位,对学生继续出国读研有很大帮助。不少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奔着出国去。农大的项目创办至今,共培养6000多名毕业生,90%以上选择出国读研,其中近70%进入国外排名前100位的名校。

  家长还要考虑经济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内学费一年3万元到10万元不等,4年学费约需要30多万元。如果学习期间选择出国交流,一般一年学费约2万美元,再加上生活费,对普通家庭是笔不小的支出。

  并非所有涉外办学项目都是中外合作办学。根据国家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由国外院校和国内院校共同举办的教育。全国31个省市均有高校开设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即“中外合作大学”,如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二是不具有法人资格,隶属于国内大学的“中外合作学院”,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三是隶属于国内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即“中外合作专业”,如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举办的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