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找准自身定位 合理选择志愿

发布时间:2016-07-04 期号:

  下周二起,中考生开始网上填报志愿。报普高还是报职校?今年新增加的校额到校志愿和贯通新项目究竟要不要尝试?事实上,填报中考志愿万变不离其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定位,合理选择,不要盲目贪高,也不要人云亦云。

  上普高还是报职校是一个老问题,却每年困扰着不少考生和家长,“学习成绩不好才上职校”仍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偏见。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不客观的。一些中职校的老牌专业就业不愁,收入不低,今后的出路并不比上普高差。孩子如果有深造意愿,也可通过单考单招进入大学,或通过成考、自考提升学历。有些考生分数明明不高,却一心想上普高,最终不得不退学读职校。这样的故事每年都不鲜见,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还让孩子丧失了自信。因此,在中考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实事求是,找准定位。

  去年起,市教委陆续推出一系列新项目,考生要认真了解,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如贯通培养项目中,外培项目和二外的小语种项目都能给考生提供免费出国学习的机会;高精尖人才培养项目让考生有机会进入国内顶尖大学的高端实验室学习;校额到校政策给一般初中校学生更多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面对这些项目,究竟该如何选择呢?考生一方面要抓住这些利好政策,积极主动选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兴趣,慎重报考,以免将来进入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领域,追悔莫及。

  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兼顾社会需求、个人兴趣爱好、中考成绩、体检情况、动手动脑能力、居住位置等。考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正确分析自己在本区成绩排名,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学校,同时注意认真阅读体检标准,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挑选适合报考的志愿学校。填报志愿要保持梯度,即从高分向低分拉开分数档次。父母、老师和他人可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但不能限制、强迫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安京京)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