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志愿周六起填报 逾期不予补报 截止不得更改

发布时间:2016-06-2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北京市本科批次、单考单招志愿填报于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进行。考生要及时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wwkobo.com或www.bjeea.edu.cn)填报高考志愿。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考生登录志愿填报系统的密码为高考网上报名时设置的密码。考生可在志愿填报系统开通的各个时段修改密码。如考生忘记密码,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到所属报名单位申请重置密码。考生要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予补报。考生志愿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

 

统招本科与单考单招志愿同期报

  本科招生高校按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4个批次依次录取。

  本科提前批按A、B、C三段顺序依次录取,每段均设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等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原则上在B段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在C段录取。本科一、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分别可以填报6所志愿高校。以上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时要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本科提前批B段不设“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自主招生选拔、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高校。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要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录取期间,按考生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束时,如当前批次高校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本科提前批A段(B、C两段不设置征集志愿)、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本科一、二、三批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分别可以填报5所平行志愿高校。以上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10所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本科各批次征集志愿时要同时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单考单招包括职教师资班(本科)招生和高职单考单招。职教师资班招生设置一个志愿,填报1所志愿高校。高职单考单招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志愿高校。以上每所志愿高校设置2个志愿专业、1个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和1个是否愿意走读选项。高职单考单招志愿还包含1个是否愿意调剂到其他学校选项。填报职教师资班志愿的考生必须是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应届毕业生,否则志愿无效。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互调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今年,本市“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分区投放计划,同一高校不同区、科类、专业之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得互调;录取时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不进行院校内专业调剂。

  “农村专项计划”只招收户籍和学籍均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的农业户口考生。“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执行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本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北京市中专校集体户口的考生中,艺术类考生只能报考全国统一招生艺术类专业;体育类考生不参加全市统一志愿填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报考统考专科批次或高职单考单招的志愿。

  已被保送生录取、高职自主招生录取、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全市统一志愿填报。

 

6份资料要用好

  填报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考生和家长必知、必懂的政策和信息很多。考生填报志愿时,要用好《招生专业目录》、《招生章程》、《分数统计》等6份资料。

  由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汇总全国各普通高校当年在京招生计划的《招生专业目录》,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目录包括今年在京招生高校的名称、院校代号、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计划等内容。考生在查阅专业目录时,要先仔细阅读说明,了解填报志愿方式、时间等;分清目录中招生院校和专业所在的批次。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高校招生的依据,也是填报志愿不可缺少的资料。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招生院校官方网站,阅读《招生章程》。

  《2013—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是近3年来全国高校在京录取的汇总,提供了每所高校专业招生计划、第一志愿报名人数、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及其分数分布。

  考生填报本科志愿还要参考《考生必读》,了解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公安类院校、体育和艺术院校等招生录取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详细解读高考政策、梳理有关信息,从不同角度给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考生和家长可从中了解志愿填报策略,掌握志愿填报技巧,科学合理填报志愿。

  北京体检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拿到体检表,可看到最下方有一栏报考专业建议。考生要根据个人体检结果,结合高校《招生章程》,科学填报志愿,避开限报专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