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自主招生选拔思辨达人

发布时间:2016-06-15 期号:

  近日,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集中举行。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次改变一考定终身命运的机会;对于招生院校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在“高考达人圈”之外选出一些“思辨达人”,也是发现人才的好办法。

  高校自主招生给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带来更多机会和选择。对自主招生选题的设置,各校更倾向于设置开放式问题来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北大“博雅人才培养计划”的面试题包括“如何看待教育逐渐西化”、“你认为电商是否会打败实体店”、“贫富差距与人性弱点是否有关”、“科学家是不是应该是幻想家”等。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物理学科考试中,“引力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等社会热点被设计成考题。而“阿尔法狗”、“一带一路”、“魏则西事件”也被纳入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查范畴。

  虽然高校的考查题目各不相同,但总结其中的共性不难发现:考题紧扣当下热点,极富思辨性。“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目的不是把考生“考倒”,而是通过开放式的题目,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应变能力、知识面、逻辑思维、是否阳光等。超越书本之外的题目,也让考生尽可能跳开应试的模式,跳出题海战术,发散思维、“脑洞大开”让考试变得更有趣。在思想博弈的过程中,对社会热点问题密切关注、视野更开阔、思路更清晰、更懂得表达自己观点的考生才会脱颖而出。

  自主招生试题不拘泥于书本和校园,涉及社会生活的全方位视角,更有利于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好苗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显然不符合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选拔的标准,学科兴趣的长久积淀、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不断更替的思维创新才是真正的加分点。

(许 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