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展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 孩子心中种下“非遗”种子
发布时间:2016-06-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马海丽) “我们这儿是老北京兔爷,您来试下吧,可以动手捏,也可以在捏好的模子上画,做完可以带回家。”石景山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日前在京源学校举办。在活动现场,剪纸、拓片、面塑……一项项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在孩子手中传承创新。
在京源学校体育馆,一台别样的晚会同时上演,随着空灵而有节奏的琴音响起,景山远洋学校的学生站在舞台上,开启美妙的歌喉,《木兰辞》吟诵响彻整个会场。
在整场活动中,十几个传统文化节目陆续登场,学生展演了精彩的经典诵读、武术、京剧、猴戏、单弦、快板等传统艺术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在九中学生表演的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石景山太平鼓《太平声声》中圆满结束。
来自小学的孩子们也展示了各自的绝活。石景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现场剪纸;爱乐小学学生在老北京兔爷第三代传人林爱幸指导下现场捏免爷;五里坨小学学生展示古老的拓片技艺,现场“拓福”;实验小学学生最拿手的是“面塑”;景山远洋分校现场开方、抓药,制作驱蚊中药包。
今年石景山区教委将会主办一系列活动,大力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此次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是开篇之作,将石景山区教委近年来组织开展的武术、诵读等学生教育特色成果展示进行了文化延伸和扩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落实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