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孙梦莹
嘉华美木兮硕而繁,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秋天,是收获硕果的季节,也是学生收获未来的季节。2016年9月,又将有一批学子奔赴世界各地大学深造;一批学子在北大、中财等高校学习;一批学子前往各大银行、券商、投行开启职业之旅;一批学子创新创业,创造美好未来。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坐落着一所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艺术资源丰厚的高校——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校园里,青草幽幽、流水潺潺,假山上溪水流泻于石隙之间,池塘里鱼儿嬉戏于荷花之畔。
历经12年的探索,嘉华学院坚持国际化、应用型、高端商学院的发展之路,专注经济和管理领域,致力于卓越的教学与服务,努力达成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精英商学院的目标,形成了经济、管理、艺术、文学四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科专业体系。
融入国际,博观约取
正准备出国的2014级金融工程专业学生孙正昊已通过雅思考试,下个月将飞往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深造。从嘉华学院到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公立大学之一,在嘉华学院的两年里,孙正昊有了质的飞跃。
在这里,孙正昊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拓宽了视野。每周8课时的语言课,由专职外教和国外大学的志愿者课上课下辅导;国内传统的通识课,德业兼修;全英文课程或双语授课的专业课,无缝衔接国外课程。
“书香嘉华,师生共读”助力学生学业和身心成长;英、美、加、澳国际文化周帮助学生感悟发达国家留学文化,足不出户便可“周游列国”;走进跨国公司的财务和金融场景实习实践,帮助学生树立国际专业品牌意识;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提升爱心,树立回报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一封家书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全球嘉华人共读一本书、跨年大联欢等活动,将各国文化引入校园。
在中西方教育的双重作用下,嘉华学生成为爱学习、擅读书、懂交流、知分享的国际商科精英,实现了逐梦国际的理想。学校每年通过本硕连读、海外课堂、青年领袖海外训练营、跨国公司实习等国际合作交流平台,输送近20%在校生到海外交流、学习、实践。而孙正昊只是今年嘉华学院即将出国深造的162名学生之一。
“学校教育融入国际、融入行业,先后与20多所海外名校开展多种培养模式和短期交流研修,并于2015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建立了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美分校。”校长宋国华表示,自2015级起,学生均可公费到北美分校学习2周。2016级学生还可选择参加英国英伦大学堂及美国加州游学项目,体验纯正的英式和美式教育。
“国际学院的审计学专业(英国ACCA方向)、金融工程专业(美国CFA方向)都采用“2+2+1”跨国联合培养模式。通过2年国内学习和国外2年或3年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国内国际高校双学士、国际硕士学位和全球顶级会计、金融职业国际认证证书。”国际学院院长叶春明表示,因为课程、师资、教材全部国际化对接,学生完成本科学习后,可免考ACCA九门课程。
财务与管理学院院长杨鑫介绍,嘉华学院的跨国公司实习与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举办,培养社会急需的英语优秀且具有国际经验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就业前景好,薪酬高。学校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海外校企合作教育与就业基地。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可赴马来西亚跨国公司实习一年,期间月薪约6000元。其他专业学生也可自愿报名参加。在海外跨国公司学习实践后,学生可获得项目组签发的国际人才认证证书,甚至有机会在实习公司直接就业。
融入行业,厚积薄发
“雷达币的运营模式类似于股票的买卖形式,但不等同于股票,因为它的背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持……”嘉华学院投资学专业2013级学生田媛、李萌等一组7人,通过电脑软件制作的手机H5页面,展示了专业实习课程的研究成果。
专业实习课教师李向燕介绍,学校课程安排贴合行业前沿,引导学生分组做投资陷阱的课题研究。田媛一组的组员把手机H5页面作品《解开雷达币、万福币真面目》转发到300多名大学生的微信群,引发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的继续探讨。除了对虚拟币的研究,同班的黄刚组把研究重心放在P2P模式的剖析上,在映客直播平台吸引了150多个关注。李向燕说,学生不仅要探索和研究课题,还要把自己的作品通过网上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手机网页链接等形式发布到社会上,用专业知识尽一份社会责任。
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章旺说:“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设计方向)开设‘2+2+2’项目和‘3+1+2’中韩联合培养,先进的数字媒体理念和实践平台助力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艺术与传媒学院还充分利用宋庄的地域优势,创造机会让学生到宋庄的艺术工作室实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秦艳梅介绍,根据专业设置及特点,嘉华学院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校企合作,与行业无缝对接。
目前,嘉华学院已与144家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打下基础,形成“学习—实践—就业”直通车。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对外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业平台,都与学生专业实习密切对接。
立德立行,达己达人
无论是国际化课堂,还是专业化实践,学校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成才。学生在自强自立的基础上,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厚积薄发,踏上多彩的成才通道。
第一次参加海外实践项目,2013级金融专业学生孙德皓收获颇丰。除了3天倒时差了解加拿大概况,其余时间他一直忙着做课题、上课。孙德皓说:“这期间,我们突破了语言障碍,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个公费出国实践项目是学生的必修环节,纳入学分管理。
校长宋国华介绍,自2016级学生起,学校将在国际学院率先实行书院制管理,实施20人的小班教学,每班成立导师组,由语言导师、专业导师和通识导师团队课内外全过程教学和辅导,既教书又育人;国内外课程体系对接,全真模拟出国环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朱彤彤,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关于未来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朱彤彤说:“学校不会嘲笑任何一个仰望星空的孩子。无论做什么,只要脚踏实地,就是最大的骄傲。”
出国、考研还是就业?每名学生都有丰富多彩的未来。教务处处长李友元介绍,学校课程设置体现行业特色,并与国际、国内资格考试的知识体系衔接。学生可通过选修课为未来发展谋划。学校为出国的学生开设雅思、托福辅导课,为考研的学生开设考研辅导课,为就业的学生开设英语四、六级课程。
为让学生尽快融入社会,学校在大一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大二在专业课中增加职业素养教育,大三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大四组织实习实践活动。截至2015年10月31日,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30%,居北京独立学院之首。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等成为2015届毕业生就业人数前10位单位。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赫尔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成为2015届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前10名大学。
国际化的嘉华学院,成为学生完善自我、追逐梦想的殿堂。在这里,嘉华人扬帆起航,未来之路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