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本市2016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日前发布。对非京籍学生继续严格审核“五证”。
“五证”包括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以及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各区要坚持程序规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强化政府责任,促进非户籍学生教育与城市承载能力更加匹配,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近10年来,在北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非本市户籍学生每年在40万人左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40%以上,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比例逐年提高,2015年已达到84%,初步实现了户籍与非户籍学龄人口共享优质教育的局面。
2014年,本市依据义务教育法,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经济、资源特点,提出了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要求,即通常说的“五证”,目的是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前提下,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公开、规范工作程序。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北京市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通过扩大总量、优化存量的方式,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资源;继续探索采取政府委托办学、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各区也针对义务教育入学“高峰”的到来,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资源供给总量,加强学校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同时对入学需求进行预测和引导,逐步缓解入学压力,保障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