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高考改革深处是公平公正

发布时间:2016-04-19 期号:

邱乾谋

  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新发布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无论从考试内容的改革,还是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无不彰显着公平、公正的取向,这是本轮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点和落点。

  促进公平、公正是高考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北京已大幅减少、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项目。新高考方案要求,从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一方面取消多个项目,一方面聚焦“边山牧少”,可见,北京高招加分政策调整是促进教育公平、公正之举。

  本科招生计划分配,凸显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的公平导向。从2015年起,本市已在所有市属本科一批院校设立农村专项招生计划,面向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就读的农村户籍考生招生;“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招生向远郊区倾斜。这些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招生政策,增加了远郊、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也是促进公平、维护公正的实际举措。

  本次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今后相关高校要公开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在招生选拔机制方面,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和招生问责制。这些举措健全了机制,完善了制度,切实保障考试招生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北京新高考方案明确,从2017年起,北京高考英语听力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最高一次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以及2017年开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考生可根据个人特点选考科目,这都为考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考试录取机会。

  高考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次北京高考改革,深处凸显的正是公平、公正。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