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测试 首用人脸识别 成绩当场公示

发布时间:2016-04-1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请向前看。”上周六,700余名考生参加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考试。考试首次启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考生身份。

  当天7时许,考生陆续来到首都体育学院考点。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处,考生先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区域刷身份证,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按指纹。考生按要求看向前方。摄像头同时会现场抓取考生的面部特征,与身份证件照片、高考报名照片逐一比对。全部信息均与数据库中的信息相符后,考生才能进入考试场地。

  7时30分,测试开始。上午进行身体素质考试,项目为100米跑、绕杆跑、立定跳远和原地掷铅球,所有项目全程摄像。除当场公布成绩外,每项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及时公示成绩。

  “请各位老师做好计时准备!”“预备,跑!”在百米跑测试现场,听到口令的8名考生飞奔出去。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要求考生返回跑道,再次确认考生信息。终点处,两台电子计时设备对准跑道,及时、准确显示出考生成绩,确保成绩精确到千分之一秒。为了防止电子设备出现问题,终点处的梯子型的铁台子上还坐了24位工作人员。他们手握计时器,紧盯着自己负责记录的考生。

  “你刚才的测试没有成绩,这次可要好好跑呀。”在绕杆跑测试现场,一位考官提醒正准备第二轮测试的考生。“她刚才跑的时候碰倒杆了,算犯规,成绩无效。”这名考官介绍,每名考生有两次机会测试,成绩取最好的一次。“5秒7”、“5秒8”、“5秒7”,3位考官各握一个秒表记录成绩。每名考生跑完后,考官当场唱分并由工作人员记录。测试完的考生可以现场查看自己的成绩。

  在铅球项目测试现场,随着铅球掷出,激光测距仪屏幕上很快出现考生号码和最佳成绩。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每名考生可投掷三次,取最好的一次成绩。考试过程中,激光测距仪对准三角区,精确测量铅球掷出的距离,误差在1毫米以内。考试过程全程摄像,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你踩到线了。”立定跳远项目在室内田径场测试,一位工作人员提醒考生。工作人员介绍,考场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成绩测量精确。如果考生起跳踩线,测距仪马上就会提示。每人有三次试跳机会,成绩取最好的一次并当场公布,考生能及时获知。

  上午的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速度、力量、灵活性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下午的专项技术测试中,考生从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男)、体操、艺术体操(女)、武术、游泳、乒乓球项目中任选一项测试。每个考试项目都全程录像,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工作人员及学校纪检人员现场监督,做到信息透明、考试公平公正。

  5月8日8时起,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wwkobo.com或www.bjeea.edu.cn)查询体育专业考试结果。5月12日前,报名单位将体育专业考试成绩通知考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