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教委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动员部署会日前召开。从今年起,非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后,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教育系统统筹腾出的编制优先乡村教师。
非师范生5年补助4万
本市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建立乡村学校师资缺口与师范院校招生计划联动机制,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根据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探索增设高等学校两年制教育硕士专业,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学校就业3至5年后可定向免费直读教育硕士。
鼓励非师范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今年起,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满5年,可获4万元一次性补助。同时,本市鼓励城镇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健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倾斜政策,为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实行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腾出编制优先用于乡村教师的统筹调配使用。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子女可享受本区优质教育
本市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除依法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外,还要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的标准保障乡村教师享受一次免费常规体检,同时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
市财政实施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稳定乡村骨干教师队伍,并支持在合适地点集中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合理提高乡村教师伙食补贴,妥善解决山区乡村教师往返学校的交通问题,改善乡村教师生活,确保教师安全方便出行。
各区将为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并建立乡村教师子女享受本区优质教育的相关政策。
评职称淡化外语论文要求
职称(职务)评聘和骨干教师评选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对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
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本市逐步提高乡村教师高级职称(职务)的比例,实现区内城乡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和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也向乡村教师倾斜,以鼓励优秀教师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提高乡村基础教育水平。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一般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20年前,对全市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按高于普通教师20%的标准上浮乡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水平。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