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学雷锋没有终点

发布时间:2016-03-07 期号:

  今天是学雷锋日。53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自此,雷锋精神传承发展,伴随一代代人成长。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雷锋精神。学雷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学雷锋本质上是对善和美的发扬光大。雷锋是好人的典范,是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精神是一种传承自传统、张扬自文明的民族精神,是关于奉献、关于集体、关于国家、关于生命价值、关于永恒美好的时代主题。每年3月5日,社会广泛掀起学习雷锋做好事、志愿服务为大家的热潮。传承美,践行善,让美落地生根,让善开花结果,释放更多扬美行善的正能量,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细水长流、永不过时。

  志愿精神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随着时代变化,雷锋精神的形式与内涵在不断丰富。3月5日同时也是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与其说这是一种人为的“巧合”,不如说是时代的吁求。社会经济越繁荣,越是需要文明标准和道德底线。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这也是对雷锋精神的新演绎。来自市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2日,“志愿北京”平台内实名注册志愿者达333万余人,志愿服务团体达5万余个。志愿者们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暖意,雷锋精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弘扬雷锋精神,需要水滴石穿的韧劲,需要建立常态机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雷锋活动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天天都是学雷锋日,让学雷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担当起责任,培养起自觉性,雷锋精神才能持久地深入人心。只有建立常态机制,使扬美行善的人能得到肯定和褒扬,使消极落后的人得到感召和激励,人们才会有扶危济困的勇气和信心,“见到摔倒老人不敢去扶”的现象才能消除,才能营造全民学雷锋的良好氛围。

(孟 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