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嗓门与悄悄话 ——高招体检首日现场探访

发布时间:2016-03-0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同学们,请拿好自己的体检表,男女生各分成两队排好……”3月1日早上7时30分,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外的天桥上,传来了体检工作人员的大嗓门。

  这一天,600多名朝阳区的高考生要在这里接受高招体检。2016年高招体检拉开帷幕。

聊聊天缓解小焦虑

  “小伙子,来坐下……”“小姑娘,不要怕……”每名学生抽血前,采血员都会轻声聊两句。一名女生因为紧张,胳膊一直在颤抖。采血员一边为她扎橡胶管、抹酒精,一边跟她亲切地聊起了家常:“你是哪个学校的?”简单对话后,采血轻松完成。采完血,学生还会被提醒到休息大厅按压5分钟。一位身穿粉色衣服的护士走来走去,观察每名学生的止血情况,直到确定正常。

  “来,把隐形眼镜放进来。”在视力检查区,工作人员为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准备了纸杯。一名男生刚摘下眼镜时视力不清,有些心急。检查人员轻轻地对他说:“小伙子,别着急。你先闭上眼缓一缓。”

  在放射科里,两名护士正在帮学生穿上防护服。“检查完以后才能脱掉哦!”护士对每名学生都再三叮嘱。

  “体检结束的同学,到这边领早餐。”在二楼的大厅里,一位工作人员招呼着。一份份加热的牛奶和面包递到学生手里。

  体检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应对一天600多人的体检任务,几乎每个检查项目组都加派了人手。走廊里还有流动的工作人员负责带学生到各检查室。

悄悄话守住“小秘密”

  “同学们一个一个进来,门外的同学不要偷看!”在测量身高体重的检查室外,一位护士轻轻拍了拍几个探进脑袋的学生。体检科副主任罗西川介绍,有些体重略高或身高略低的考生担心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信息,中心特地把身高体重检查安排在一个套间。

  “你是哪年骨折的?除了留下疤痕,还有其他问题吗?”在总检室里,罗西川看到一名学生在“既往病史”一栏里写了“右股曾骨折,有疤痕”。经过对比体检结果和询问,罗西川将这内容改成了“13年前右股骨折,已康复”。“这个伤是很久以前的,并不影响他报考一般的专业,而孩子一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身上有疤。我也是帮他保守这个小秘密。”罗西川说。

大嗓门逗乐“哭鼻子”

  “哎呀妈呀,你这是在整啥?”在耳鼻喉项目检查室,一句大嗓门的东北话把正在接受嗅觉检查的女生逗笑了。这名女生把3瓶液体翻来覆去闻了好几遍,也没辨别出它们都是什么。负责检查的女大夫又笑又急地说:“我咋不信你闻不出来呢?再好好闻闻。闻不出来我可不让你走哈!”女生笑着把3个瓶子又挨个闻了两遍,终于说对了。“对喽!可真不容易!”女大夫对女生给予肯定。

  这时,排在后边“看热闹”的学生嚷嚷:“我们在边上看着都知道答案了!”“呦,我能给你们剧透吗?我有的是招呢!”大夫说着从别的地方拿来了几瓶新液体,“我还得把它们倒换个位置”。大夫边说边故意做着夸张的换瓶子动作,一名刚刚还害怕抽血而哭鼻子的女生被逗得乐出了声。

小卡片留下大关爱

  在总检室,罗西川核对着学生体检表上的检查结果和电脑数据。

  桌子上有两沓小卡片,分别是“高招体检诊断证明要求”和“2016年高招体检复查单”。罗西川说,这是专门为需要复查的学生准备的。有些学生近期受伤骨折、严重感冒,或由于长期服用保健品等使转氨酶偏高等原因,导致体检时指标不合格。在总检时,医生就把这些情况写在卡片上,并写清注意事项,让学生带回家交给家长。“往年都是口头交待,今年第一次采用手写卡片,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初检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复检。”

  走出体检中心大门,又一批学生聚集在门口。“同学们进去后先把外套脱了,等检查完再穿上,防止感冒。”工作人员仍在大嗓门地叮嘱着。体检在继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