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区高招办 生的小事 招办的大事 ——走进西城区高招办

发布时间:2016-03-0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西城高招工作全年都十分繁重,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区高招办主任马华在繁忙的工作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为了西城高考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招办的每位工作人员都尽心竭力为学校和考生提供贴心服务。

 

打造全方位服务信息网

为确保信息能及时准确传递到学校和每名考生,西城区高招办通过教委专有的邮件系统、短信、QQ群、网站等渠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快捷迅速的信息沟通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市招办布置的工作和文件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各学校。为将每项政策及时传达下去,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给学校发文件,除通过教委专有的邮件系统外,由于担心学校老师不能及时查看邮件,每次发文件后,通过高招QQ群给予提示,确保不耽误每项工作。

针对在校生,高招办要求每所学校设立高考信息宣传栏,把政策落实到每名考生。校长、主管校长、主管主任和办事人员的通讯方式都层层落实。要求各校在布置报名工作的同时对考生情况进行摸底,将考生按类别筛选、归类并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今后不同工作阶段政策宣传时做到全方位的同时更加有针对性。

  以学校这个平台作为依托,对在校生的信息传递和高招指导相对简单。只要按市———区———校三级模式布置下去即可。与在校生不同,外省市回京考生和往届生缺乏有效的获取信息渠道。为此,高招办的工作人员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巧法子”。除在原有的网站上发布各阶段信息外,从去年开始,西城高招办与区教委信息中心合作,专门为外省市回京考生和往届生开通了短信平台,为这两类考生单独发送高招相关信息。在报名现场确认时,工作人员会让他们留下北京市内的考生本人或直系亲属的通讯方式。每遇到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美术统测该打印准考证等,工作人员就通过短信平台,通知每名考生。在填报志愿等重要环节,招办老师还会挨个给考生打电话直接联系,生怕他们错过。

 

桩桩件件为考生想到细处

  西城高招办只有6名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解答考生提出的问题,每天都会安排两人轮班负责接待咨询。工作人员对特殊情况会详细记录在册,以备交班时下一位工作人员有据可查。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天,凡是没报志愿的考生,工作人员会逐一打电话询问缘由。本着对考生负责的原则,几点打的电话、是不是本人接听、怎么回答的也都会一一记录在案。

  2014年高招录取时,市高招办决定将征集志愿的信息通知到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工作人员要在半天时间内联系200多名考生。当时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值班,招办临时又调派了三人。当时恰逢暑假,很多学校老师已经不在岗位,工作人员只能自己挨个打完这些电话,一天下来,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

  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招办安排工作都尽量让考生获得最大的便捷。例如安排外省市回京考生进行体检,周六和周日都可以,“究竟安排在哪天”对考生更加有利,通过和部分家长耐心、反复的沟通,考虑到考生和父母从外地赶来时间上的充裕程度等因素,最终将时间安排到了周日早上。

  高考时,按《北京教育考试考务管理规定》首场向考生宣读《考场规则》及考试注意事项,但招办工作人员担心往届生和外省回京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无意识违规,所以请监考员在每场开考前再次进行相关提示(如带手机进入考场等)。这些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从中却足以看出,西城高招办工作人员桩桩件件都为考生想到了细处。

 

每个往届生都有时间表

  高考报名报考工作类型繁多,有时考生自己都搞不清,由此造成了很大困扰。为了让考生能理顺高三中的大事,西城高招办将工作做得细致到位。

  外省市回京考生和往届生报名现场确认时,高招办工作人员会给考生发考生情况调查表,提前摸清情况。有没有特长、有哪些获奖证书……登记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考生分时分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通知。确认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依据《西城高考考生须知》,提示考生随时登录考试中心网站,实时查阅有关高考的信息及通知。领体检表、体检结果时,工作人员还会发给考生《西城区高考体检注意事项》、《西城区普通高考、单考单招日程安排表》,考生就不会错过与高考相关的所有事项。“每年都有200多个在招办报名的外省市回京考生和往届生,每次给考生发材料时,我们都要逐一提醒考生接下来要注意的事情。”马华主任说。

  在西城高招办所有工作人员心里,考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高招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对每一名考生而言,高考是人生中的大事,而对每一位高招工作者而言,考生的小事也是他们的大事。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