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职业资格“瘦身” 就业创业“减负”

发布时间:2016-01-25 期号:

蔡文玲

  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加上此前4批取消的211项职业资格,国务院分5批取消的职业资格多达272项。至此,职业资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减负”是最有效的办法,更能降低就业门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让企业和人才不再为证书所累。

  分5批取消的职业资格清单中,有很多职业资格在行外人看来着实没必要,却一直是行业内求职的门槛。例如,房地产经纪人、企业法律顾问、理货人员从业资格、拍卖行业从业人员资格等。没有证书就不能入职,导致一部分人被拦在就业门槛之外,甚至使企业和求职者陷入两难的境地。有些证书被考生视为“鸡肋”。2014年第一批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后,就业门槛降低,为用人企业和各类人才松绑减负,更能扩大就业范围,让更多人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实力就业,而不用再凭一纸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取消不必要的职业资格,是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的组成部分,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像汽车营销师、咖啡师这类职业,不考证书也可以就业、创业。与其被考这些证书占用时间与精力,不如让各类人才放手拼搏。有些地方违规将美甲师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就业创业挂钩,不仅增加了就业创业成本,束缚了市场的手脚,更束缚了群众的创造力。

  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破解,但改革不是改掉,其目的是发展完善。每项职业资格的改革都经过研究评估论证,该取消的取消,而运行规范、确有必要的仍要发展。5批272项职业资格的取消,很好地解决了职业资格过多过滥的问题,让其更加科学规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