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让法律惩治防患于未然

发布时间:2015-12-28 期号:

  今年考生迎来了史上最严的研考,除了要遵守《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外,还要遵守上个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的法律规范。这就意味着,实施作弊者或将触犯刑法。

  为保证从严治考,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考试违规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作弊入刑,在两条违规处理办法之上再加一道法律的警示,让作弊问题“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将作弊行为入刑,是保障公平、公正、科学选拔人才所必需的,其震慑意义不言自明,有利于树诚信、转考风、变学风,对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维护考场秩序,法律惩治是终点吗?

  对作弊采取法律惩治,并不是国家考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考生要弘扬诚信精神,从根本上认识诚信对于考试的意义。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诚信应考,需要考生的自我约束和自觉修为,在复习考试中端正态度,严格遵守考试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杜绝一切考试作弊行为。

  诚信应考,不单是对考生学习质量的检测,也是在检验考生的道德水准,更是对考生人格的一种考验。学问之道,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诚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道德责任,是为人处世之本。一次作弊,输的不只是一次考试,更是求学的态度和诚信的人格。

(刘 婧)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