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闻屡见报端。北大硕士卖米粉、清华男生3D打印做煎饼……如今,正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好时机。
政府政策为推动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今年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给予特殊强调。随后,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各省市也纷纷出台财税优惠、扩大创业投资等政策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从各个层面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学校从课程设置、文化氛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普遍设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开设创业讲座,引进创业导师,建立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举办创业比拼大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干,不怕失败”。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近750万人。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下,大学生不能再被动地“等待”工作寻找自己,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抓住机遇,寻找市场空白,凭借创新精神,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工作。
国家、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大学生要抓住机会,顺势而为。
首先,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创新创业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准备,打好“有准备”的市场仗。其次,拓展思维,敢想敢干,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勇于批判、质疑,提出创新见解并付诸实践。最后,扎实调研,勇往直前。创业是一项漫长又艰辛的工作,“好点子”只是第一步,如何突破层层障碍,把“好点子”推向市场并获得成功,才是对创业者的最大考验。
大学生只有脚踏实地、扎实钻研,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学生自己有创新创业思维,学校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整个社会才能焕发出创新创业的勃勃生机。
(杨 柳)
本栏欢迎读者来稿。来稿请注意导向正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千字以内。来稿请寄:
E-mail:zongbianshi@bjeea.cn
热线电话:828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