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印发指导意见,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
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试点高校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应当将技术技能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教育部制定有关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试点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办法要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以省为单位报教育部备案。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表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认为,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观点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转型发展将筑实高校分类体系根基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需要确立部分高校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而指导意见使高校分类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步伐,并将有效增进教育与社会的契合,满足人们的多元成长需求。
确立应用型高校类型是奠基性的制度安排,要坚持顶层设计、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等,不仅提出方向,而且给出实施路径。
转型高校要加强实践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区域发展需要的新型办学模式;这种模式要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培养真正满足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势在必行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高等教育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助力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和国家一系列重大经济战略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相信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将大大加快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步伐,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同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