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2016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1月举行。素描、色彩和速写是3个必考科目。在考前一个多月里,考生该如何备考?不同科目的备考有何侧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老师和过来人。
统考不考创作考基础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美术老师王佳表示,美术统考考查两种能力:基础知识(默写能力)和表现手法。
“统考不考创作能力,而是考基本功。”王佳表示,相比校考,北京美术类专业统考难度不高,考查的重点是基本能力,而不是考生有多少艺术细胞。考生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比如素描考试中,有的考题照片很小、图片不清晰,如果考生对人物头骨的结构不了解,就很难画好。
不同科目表现风格不同
在统考中,素描、色彩、速写的表现手法风格各有不同,考生要注意区分。
素描的表现手法偏央美的画风。考生要注意线条清晰,善于运用高级灰。
色彩的表现手法偏国美的画风,可以用写意手法来画。颜色不要灰蒙蒙、不起眼,也不要是纯色,可在统一的色调下加入30%的对比色,让一个鲜艳的颜色跳脱出来。
速写的表现手法偏央美的画风,类似白描的感觉。画速写时,考生要注意线条的利落,画风看着清晰流畅就好。
练练“常见不常画的”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老师姬建民表示,近两年统考试题中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奇怪”的题,比如画一台电子设备、鼠标、耳机、显示屏等。这不在考生常练的范围内。有的考生一拿到题就蒙了,加上情绪慌张,很可能画不好。从近年统考趋势来看,水果、蔬菜、罐子等物品少了,一些“常见不常画”的物品开始出现在考题中,除了考查考生的基本功,还考查应变能力。
如果只靠背题,一旦遇上偏离“预期”的考题,考生很容易发挥失常。在考前一个多月里,考生可每天拿出一点时间,练练平时“常见不常画”的物体。
分科点击之技能篇
● 素描:画出感受
王佳说,素描考查考生对造型和空间的理解。近几年素描考试以人的头像为主,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造型能力、一定的解剖学知识。素描人像首先要做到造型准确,即骨骼肌肉结构和空间透视关系要准确。每年都会有基础不牢的考生,对骨骼结构、空间透视关系、光等的理解不扎实。这段时间,考生要坚持默写、半默写状态的训练,像“背单词”一样将基础知识牢记于心。
考生在素描方面易出现的问题包括:不能准确、深入地体会静物或模特,画面难以很好地体现空间关系、虚实关系和体积关系,太注重画面的表面效果等。这就要求考生扎实练习基本功。
姬建民说,素描要画出感受。考生作画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仔细观察、琢磨、感悟静物,研究物体的形体结构,不断培养想象力和感受力。
● 色彩:积累喜欢的色调
王佳表示,色彩科目试题中的图片都是黑白的,考查考生对色彩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技法表现的水平。除了牢记基础知识,考生平时还要做好经验积累,找出喜欢的几个色调,运用写意手法把颜色抽象出来。
色彩规律中,色彩要素之间的关系要重点关注。往年考试中,考生容易出现使用纯色或者明暗对比不鲜明的情况,这在人数众多的考场中不容易“跳脱”出来。考生要注意纯色与鲜艳色彩的搭配。
姬建民提醒,色彩方面的问题多是忽略造型,有些画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色彩关系或是没有体现主次关系和空间关系等。备考色彩默写,考生要熟练掌握色彩写生的基本技巧,理解和明确色彩的基本原理,利用色彩纯度、明度、色彩对比,增强作品色彩因素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不要忽略造型。
● 速写:以线为主,突出质感
速写是用形象捕捉生活、培养艺术构思、积累创作素材、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在短时间内以精炼、准确的形式,勾画出对象的形貌、结构、动态及神态特征、场景气氛,体现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形象的表现力。
王佳表示,考生速写的一般问题是简单勾勒轮廓而忽视细节处理。往年考试中,考生容易忽略衣服纹路等细节。依据考纲,速写考核以线为主。考生要用线来表现。比如处理人物衣服的纹路时,考生要将衣纹成形的原理熟记于心。如果不知道衣纹是怎么出来的,随便画两条线就容易失分。速写考查考生对人体动态规律的理解和快速把握形体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动态变化、人体比例结构,做到形态生动、线条流畅。
作画时,考生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要格外注意细节;也不能过于概念化,要使细节充满质感。这段时间,考生可加强与老师的沟通。遇到不明白的细节、纹路,考生要与老师探讨清楚,以保证对人体形态理解透彻。
忌骄忌弃之心态篇
艺考生短则半年、长则3年以上的专业学习,其成效将在几周后见分晓。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美术老师严林表示,在备考的冲刺阶段,“骄”、“躁”、“弃”是考生最容易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果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考试发挥。
经过比较系统的学习,考生专业进步幅度存在差异。有些进步大的考生容易出现“骄”的问题。殊不知,人外有人。考生不要局限于小的学习环境,冷静面对才是正道。还有些考生处于滞涨阶段,没能有效突破瓶颈,可能会质疑自己的应考能力,出现“躁”的表征。这大可不必,毕竟美术统考的竞争与之后的校考竞争在强度上还是有距离的。再有就是一些“临时抱佛脚”的考生,美术专业方向并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面对即将到来的测试打起退堂鼓,有了“弃之而去”的想法。鼓起勇气试一试,或许能有所斩获。
针对这三种考前状态,严林建议考生平复心态,把考试当作平时的练习,发挥出正常水平。
这段时间,学习目标管理也很重要,明确目标可提高效率。“顿悟”与“渐悟”是交替发生的。平时过分依赖别人帮助修改自己的作业练习,考前作业练习没有注意调控时间等,都可能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考场亲历之分享篇
徐小湾是清华美院学生。作为参加过两次美术统考的过来人,从第一次考试的“零经验”到第二次考试的“小技巧”,徐小湾有“独门秘籍”要分享。
干货一:
调色要认真,上色要果敢
美术统考是上午考色彩,考生要提前准备好工具和颜料。色彩考试一般是考照片,提供一个照片的构图。考生要看清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不能都用来画画,要留出10至20分钟让画晾干。
铺大色的时候要少更改,少覆盖。记住一个原则:第一次的颜色是最好的。调色要认真,上色要果敢。再进一步刻画时,颜色不要太脏,也不能太纯,尽量协调而柔和。不要忘记画投影。特别要注意,有质感的细节要精细刻画,这是易得分点。
考色彩时不准许中途换水,因此考生要准备个大水桶。
干货二:
单人站姿,落点在肚脐下方
速写一般是考单人或两人的动态。统考的速写和校考的速写考核点不太一样。统考的速写主要考比例和动态,校考的速写主要考五官、手脚的协调和刻画。
单人站姿站不稳是很多考生会出现的问题。如果将落脚点画在人物肚脐的正下方,画出来的人物就会站稳。
速写的时间相对短,1小时画1个人。大的站姿画好后,要重点刻画人物的头、脸、手脚。五官的比例要画准,比如眼睛在头的二分之一处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头发画黑的话,脚就要画得繁复点儿,让头、腰、脚形成节奏感。适当、合理地画一些衣服纹路、装饰物,会让人物形象更生动,但不要画太多。
干货三:
先找型,再下笔,避免大黑脸
考生素描水平差异较大。有的考生画的头像可以用“惊恐”来形容,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比例不协调和“大黑脸”。
考素描时,考生不要急于下笔,要先找型,三庭五眼的结构比例要找准。头发、脸、脖子这三个大的黑、白、灰色块要协调。头发不能“死黑”,鼻脊的阴影要足。画脸时,底部要做充分再添加灰色,千万不能着急画脸,否则容易出现“大黑脸”。画的时候可以离画板远一些,看看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