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北京考试报主报和微信公众号本学年新推出的“微信问答”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近5天,本报微信平台收到约500条读者的互动留言,公众号关注量也已达20720人。
近期,随着本报中高招改版的推进,以及报道的日益深入,考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也更具针对性。微信互动留言中,读者对于高考高招的提问十之八九。因此10月中旬起,我们在每周出版的高考专刊中特别推出一个整版的“微信问答”,集中回答考生和家长的提问。截至目前,本报共刊登50余组问答,其中高考问答40余组,涉猎的问题广到全市统考统测,细到某一所院校专业面试、某一类专业招生院校。所有回答均经本报记者一一查阅、核实,确保回复的准确性。
为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本报一直关注着互动留言中考生和家长对于各类考试的提问,并尽力帮助大家释疑解惑。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更是成为记者报道的线索,甚至深度采访的初衷。例如,部分考生提问高考报名缴费可以使用哪些银行的网银?为此,我们当期便为考生详细梳理了高考报名缴费的支付流程及注意事项,并附上支持网上支付的所有银行和客服电话。而有的家长十分关注中招“5+2”贯通培养的信息,包括哪些考生可以报考、怎样报考、录取方式是什么等。对此,本报记者在解析政策的同时,连续策划了几期深入校园一线的采访,为考生和家长带来第一届贯通培养实验班在校生的学习近况、生活点滴。
这个既贴心又接地气的栏目其微信互动留言队伍日益扩大。同时,随着2016年高招工作的展开,本报权威、准确的媒体特性吸引了更多考生、家长甚至老师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微信号净关注人数已突破2万。曾有考生留言:“请问明年高考是不是要改革?我们好多同学都在传,但老师说北京考试报没登就别信。”这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努力在今后的报道和服务中做得更好。
如果您对招生考试有何疑问或对本报有何建议,欢迎留言。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