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日前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通知,提出专科高职院校要逐步实行学分制,招考录取要结合文化考试和职业技能。
通知指出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和本科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习者终身学习成果档案(包含各类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设立学分银行;在坚持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
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系统构建专科、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独立学院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重点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动产学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健全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制度。从专业设置入手规范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办学,强化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的主导作用,探索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探索以学分转换和学力补充为核心的职普互通机制。推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中提到了“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制度”和“学力补充”两个新的概念。“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制度”是指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应届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制度。接续培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最终构建起中等、专科和本科职业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学力补充”指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教育体系之间跨体系流动时,知识技能结构与新的学习起点要求存在差异,要弥补由体系不同造成的知识(技能)差距。
马上就访——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招办主任沈泳:
《行动计划》中指出,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独立学院发展成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重点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内容,对独立学院推动专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北工商嘉华学院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实践、实验室实操、订单式培养、就业定向班、承接对口业务等方式,使学生的专业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校重视内涵式发展,加大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力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招就处处长赵永良:
《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了高职教育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评价,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关注软实力的内在提升,引导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目前,学校自主招生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今后将逐步弱化文化课考试成绩,增强职业技能考核,使考生职业能力与专业得到更好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