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
高职占高等教育规模40%
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招生337.98万人,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总数的46.9%,比2013年增长5.8%,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
此外,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12%。
高职毕业半年后91.5%就业
从就业率来看,就业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为96.5%,对口就业率为75.98%;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
分类考试 贯通培养
各省均出台分类考试实施办法,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招生、中职学校推优招生入学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等措施,为考生接受高一层次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通道。
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各地探索出依托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行业性或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开展五年一贯制、“3+2”分段培养等多种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模式。大部分省已启动中职、高职对接本科院校贯通培养人才的试点。
制定生均经费拨款标准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制定了中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多数省份制定了高职生均经费拨款标准。2017年达到每年生均1.2万元。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职教
各地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同时,以税收减免、设立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在企业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等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以设立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建立民办职业院校师生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的保障机制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
在加强内涵建设方面,各地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破解制约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手段,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出台政策吸引“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