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再谱华章

发布时间:2015-09-0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评论员

  70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9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这一刻,彻底奏响了抗日战争的最后乐章,标志着“旧耻已湔雪”,中华民族由此揭开发展的崭新一页。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70年光阴倏然而逝,而今,走出战争泥沼的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70年前人们希冀的“中国应新生”的美好憧憬已成为无比清晰的现实。今天,每当雄壮的国歌响起,中国人心中升腾起的强烈民族自豪感,是近百年来从未有过的。

  回望历史长河,我们永志难忘: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刻开始,日本侵略军肆虐中华,铁蹄践踏之处,血流成河,山河破碎,开启了最惨烈的一幕人间悲剧。“烧光杀光抢光”,无村不戴孝,处处是狼烟。抗战期间,中国被侵占的城市占80%以上,军民伤亡3500余万人,其中3000余万为平民,更有4200余万难民无家可归。

  “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亲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在名篇《落日》里说,“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铿锵之声,言犹在耳。

  忘却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不让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杀戮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在这场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里,中国人民抗击和消灭的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最大。战争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战争中汇聚起来的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血腥屠戮之下唤起的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也一道成为我们民族复兴的无比宝贵的财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无数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珍视和平,就只能用发展来捍卫和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当代青少年手中。“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烽火里的广大师生,用投笔从戎、勇赴国难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而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有自强不息、戮力合心,才能担当历史重任,再谱华彩乐章。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一曲毕业歌,战时曾响彻大江南北,而今,它将继续回响在新一代青少年学生的心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