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虽然不少高校还未开学,但是阅兵仪式仍然受到高校师生高度关注。让我们看看他们眼中的阅兵式。
展现不俯视、不仰视的中国姿态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
我很幸运可以到现场观看阅兵式,现场带来的震撼远比通过电视屏幕观看要大得多。现场有两个小细节让我很感动:当天太阳很晒,我们每个人都领到一顶遮阳帽,但当唱国歌时,现场几万名观众不约而同地摘掉了帽子,目光一直追随着国旗;另一个细节是,当抗战老兵们出场时,现场的观众自发起立,向老兵们致敬、鼓掌。这种对国家的热爱、对老兵的尊敬,让我震撼。
这次阅兵跟以往的国庆阅兵相比有它的独到之处:它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全面、客观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我们的阅兵式不是耀武扬威,展现的是和平的主旨。
我们正在以一种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世界,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更加平等、自信。
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北京语言大学2015级新生杨晓彤:
在以往的记忆中,阅兵式是整齐划一的仪仗队,成群飞过天安门上空的飞机,开过广场的坦克和气势磅礴声音震天的口号。如今身在军营,人在军训,正值阅兵式,心中自然有些许不同的感悟。
有句话这样说:“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天堂的绝唱。”他们的辛苦,灼热的骄阳见证着,一双双磨坏的靴子见证着,像小河般流下的汗水见证着。
作为正在军营中的一员,我深深感到自豪,因为广场上他们的经历和现在的我们如此相似。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祖国的强盛作出贡献。因为我们接受了祖国的培养,所以要在这一片沃土上开出花朵,结出果实。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学习老兵,不负青春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王帅:
在胜利日,除了观看阅兵式,我和同学还有幸参加了我校参与抗战离休干部的座谈会。在会上,各位参与过革命的爷爷奶奶分享了他们经历的峥嵘岁月,讲述了与北理工的不解之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听老一辈革命者的故事,更让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作为北理工人,更应铭记这些为科学研究奉献自己一生的人,以他们为榜样,做到踏实严谨勤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北理工精神,不负自己的青春。
我爱我的祖国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学生潘德凯: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年了,我们远离炮火,却从未熄灭对黑暗的怒火。我们告别战争,却一直在持续和愚昧的战斗。在无数场有声无声的斗争中,我们的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的父辈用艰苦换来今天的幸福安康。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展望未来,我们要和全世界爱好自由与和平的人们一起,捍卫这方缤纷美丽的土地!我爱我的祖国。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邓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