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发布时间:2015-09-09 期号: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苏 阳

 

  “二战”老兵,一个受人尊敬的称谓,在硝烟不起、马放南山的和平年代,这个群体似乎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实,老兵所害怕的不是死亡,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他们早已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们害怕的是——被人遗忘。

  为什么?为什么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上邀请老兵代表齐聚天安门?几十年来,我们鲜有对老兵的纪念活动,仅是在一些特殊节日才会想起这些曾经奋战疆场、九死一生的老兵。70周年,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等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为了忘却的纪念,庆典隆重举行,老兵亲临现场,人们感动落泪。那白发苍苍、目光坚毅的老者,胸前挂满了军功章,见证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们的出现,让我们记起那近于被忘却的称谓——“二战”老兵。

  当和平的空气充溢在每一寸国土之上,人们习惯了忘却,忘却了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忘却了战争的恐怖和流离失所的痛苦,甚至忘却了纪念。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痛斥当时忘却“枪击学生惨案”的人们,今天,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

  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人还在用特殊的方式默默纪念那段历史,那些老兵。

  一位名为欧兴田的老兵,当年他所在的尖刀班共有9人。他们约定,谁活着,谁就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为了这句承诺,他跋山涉水,寻访英烈后人,搜集、核对英烈姓名,寻找英烈遗骨。他为战友修建了一个烈士陵园,并且守护在侧,这一守,就是30载春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纪念老兵。不管是健在的,还是已经为国捐躯的,我想不是为了纪念仇恨,延续仇恨,它是一种警醒,警醒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醒我们要维护和平。纪念是为了防止忘却,忘却那不该忘却的过去。

教师点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作者撷取一点——“二战”老兵——展开论述,有忘却,也有纪念,由此引发思考,对于那段历史,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到底忘却了什么,又纪念了什么?“二战”老兵,连他们的精神,连那个时代,都值得我们纪念,不容忘却。

(裴德明)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