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越的三个梦

发布时间:2015-07-2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你的梦想是什么?”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22岁的女孩王建越咯咯地笑了。扎着侧马尾,拍照爱扮鬼脸的她,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我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永远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大学四年,王建越大一开始涉足公益,大二尝试创业,大四毕业前一个华丽转身,考研进入北京大学。身边的同学纷纷羡慕她的青春绚烂多彩,她摆摆手说,只是因为自己在追梦这条路上,“根本停不下来”。

 

公益梦 从孩子们的眼中开始

  王建越是唐山长大的孩子,“在我们那儿,地震、发大水时捐款都已成为习惯。”因为从小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耳濡目染,帮助别人已成为王建越身体力行的事。节假日去敬老院,平时有时间去北京周边学校代课,天冷了为孤寡老人募捐冬衣……但公益真正成为梦想,还得从那次湖南支教说起。

  大一暑假,王建越自告奋勇来到湖南大山里的一所希望小学支教,教六、七、八年级的数学、英语和体育,并担任六年级班主任。虽然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但由于那边条件太艰苦,学校连一间宿舍都给不了。王建越只好白天在办公室办公,晚上把椅子塞到桌子下,在地上铺好凉席,盖着床单、枕着衣服,凑合一晚上。“这才是所谓的席地而卧。”王建越调侃道。如今回想起来,她都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度过那一个月的,只记得那些夜晚又冷又潮,每天早晨都要坐一会儿才能站起来。回到家,妈妈见她第一眼,不禁惊讶地叫出来:“你怎么变得又黑又瘦了!”

  然而,除了夜晚,白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还是值得怀念的。孩子们对这位“从大城市来的老师”好奇不已,每天聚在一起问她“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儿”体育课上,王建越的武术表演让孩子们“开足了眼界”。望着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她决定:公益,要一直做下去。

  这个公益梦,一做就做到了非洲最大的贫民窟。王建越用奖学金买了机票,来到肯尼亚,为贫民窟的小学生当社会科学老师。和中国山里的孩子不同,这里的孩子眼里充满了胆怯和畏惧。“由于很少有人来这里,我进来时就跟怪物一样。”树干做成的课桌,石棉网做成的矮墙,视若珍宝的粉笔,未成年就要辍学去做苦力的少年,让王建越深受震撼。每天她都备课到深夜,竭尽所能为孩子们上好每一节课。临走前,看着孩子们笑着用中国话说再见,王建越落泪了。在非洲举行的世界青年大会上,她第一个提出非洲贫富差距问题,希望相关政府能突破不同阶层间的鸿沟,让贫民窟孩子有出路,获得各国代表青年的掌声。

 

创业梦——从“养活自己”开始

  王建越除了做公益需要钱,平日里“说走就走的旅行”也需要钱,奖学金已经远远不够了。因为学的是风险管理和投资学,她决定在“老本行”上做文章——和小伙伴们一起创业。大二下学期,王建越开始玩转互联网。

  由于学校的学生购买水果多有不便,王建越从中看到了商机。她开始联系供应商,为同学们“私人订制”优质水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下单。王建越联系大一的学弟学妹送单,并送货上楼。同学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水果。王建越给自己的水果店起了个名字,叫“早安水果”,继而又发展成为“晚安水果”,一度成为学校的“水果大亨”。现在,她的互联网定制水果已延续到多个城市的多所高校。

  创业最初的艰辛仍历历在目,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不管天气好坏,王建越和她的团队始终并肩作战。起初订单量很小,几个人还能应付过来。后来订单越来越多,为了挑选水果,他们经常工作到后半夜。“水果就是吃个新鲜,互联网订水果就要突出它的速度和质量。”王建越说,如果到学生手里的都是过期有质量问题的水果,那么他们下次就不再选择这种购物方式。由于深谙行业风险,王建越早早就做好了评估,尽量避免一切漏洞。

  “这是小本买卖,只是挣点钱养活自己。”王建越笑着说,在创业初见成果时,由于要忙其他事情,她把这个茁壮成长的事业交给了合伙人。虽然口口声声说着创业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她收获的不只是一口袋钱那么简单,“有时候觉得创业就像养孩子,看着他被孕育出来,又一点点长大,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考研梦——从成功率算起

  王建越虽然不是唯一一个放弃保研、重新选择考研的人,但她是唯一一个用自己的保险专业算好成败率之后决定考北大的人。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专业学习四年,王建越清楚认识到,保险是一件可以把成功率、失败率变换成数字说话的技能。她分别列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北大汇丰学院的往年录取分数线、考录比、录取考生的本科学校等级,以及自己四年在校学习水平等,计算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一番精准的评估之后,她把目标锁定在北大汇丰学院。

  放弃“一劳永逸”的保研机会,加入考研大军,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但做好评估之后,无论是考研录取概率不足10%的惊人数据,还是比别人晚近三个月复习的事实,都没能阻挡王建越考研的脚步。“在决定考汇丰学院后,我又一次对专业进行风险评估”,王建越像第一次一样,把市场上有关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专业书搜集到一起,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决定报考企业管理专业。

  备考的那段时光,王建越再无捷径可走,而是和其他考生一样,凭着一腔热血,每天穿梭在自习室与宿舍之间。曾经,为了多学一点儿,她在教学楼封楼前被楼管阿姨一再催促;每天凌晨两点睡,七点起;为了心无旁骛,她换上最简单的手机……

  “我现在还没有钱,没有社会影响力做更大的公益。”王建越说,但她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有所成就,可以通过创业挣更多钱,继续帮助更多人。“但这并不耽误我平时继续从事一些小公益活动。”对于王建越来说,“三个梦”就是她的人生梦,她正奔跑在圆梦的路上。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