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三生暑假怎么过?

发布时间:2015-07-15 期号:

北京市第二中学心理教师 郭俊彬

案例:

  终于放暑假了!王兵打算先好好休整一周,让疲惫的大脑和身体充分休息一下,再考虑下一阶段怎么复习。没想到,妈妈要求他拿出“全面备战高考的姿态”,还说“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不能输在高考复习的起跑线上”,并让王兵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严格督促他落实。王兵感到辛苦了一个学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儿,就卷入了紧张得透不过气的“漩涡”里。

 

分析:

  王兵妈妈的做法在准高三生父母中并不少见。这些人比孩子进入角色要快,孩子还没上高三,他们已俨然一副考爸、考妈的姿态:关注当年录取情况,积极购买考试资料,监督孩子复习做题,制定各种营养食谱,忙得不亦乐乎。不过,由于跟孩子缺少必要沟通,不了解孩子希望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父母单方面的付出往往不易得到孩子的理解。父母也觉得很伤心、很委屈,认为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不懂得感恩父母。双方冲突时有发生。

 

建议:

  父母和孩子都希望通过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之所以落实的过程中产生分歧、磕磕绊绊,关键在于对“怎样努力”、“考什么样的大学算理想”这两个基本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父母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做忙碌而快乐的考爸考妈。

摆正位置,只提建议而不决策

  在孩子复习过程中,父母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角是孩子,谁也代替不了他,自己可以当参谋、朋友或后勤。因此,时间怎么安排、先复习什么后复习什么、各科投入精力如何分配,最终都要由孩子决定。因为孩子的身心状态自己最清楚,要允许孩子有学有玩、张弛交替。许多父母不甘心只做参谋,总认为自己比孩子了解更多、懂得更深、安排更合理,孩子听话就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我们越是希望孩子多采纳父母的合理建议,就越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技巧,不要居高临下、强迫孩子接受。有时候,孩子不是拒绝父母给予的内容,而是不接受给予的方式。

  当然,父母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生怕孩子闹情绪不学了、不考了。理性而有效的做法是,父母认真提建议,该说的话说到,该提的醒提到,不反复地说,把决策和行动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考得好与不好,高兴或伤心的应该是他本人。父母如果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显得比孩子还上心,不仅会掩盖孩子对自己学习状况的真实情绪反应,也不利于孩子积极主动寻找改进办法。

  有些孩子对父母辛苦烹调的饭菜也会挑剔,有时出于口味,有时因为心情。父母也不必生气上火,问问孩子“你希望吃点儿什么”,根据其口味变换花样。

  选择大学也是一个道理,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参考以往的录取情况定下“目标群”,父母不要代替孩子定目标,要把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还给孩子。目标是自己定的,孩子才会有动力为之努力。

心态平和,营造宽松家庭氛围

  孩子要高考,这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但不要当成唯一的事。家长仍要像往常一样正常上下班,茶余饭后也要跟孩子海阔天空地聊聊天儿,当然时间可以稍加控制,家里有急事要去照料,亲朋好友需要帮忙也要搭一把手。这才是正常的、宽松的家庭氛围,孩子会感到各人都有各人的事,自己也要做好分内的事。如果家长什么也不干,只盯着孩子,孩子会感到不自在、被监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较大的身心压力。

  父母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不要人为制造紧张气氛,搞得如临大敌。

切忌空谈,提供切实有效帮助

  父母务实,孩子就不容易养成虚夸的做派。常常接触到这样的父母:孩子这次考好了,就眉开眼笑,认为孩子完全能自己搞定,忽略了对错题的分析和订正;下次孩子考差了,又怒目横眉,觉得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很不科学,看哪儿都是毛病。单纯说教和情绪宣泄之后,又没给孩子提供什么切实的改进建议,于是孩子下一次还会出现相似的问题。家庭中的数落和争执也就周而复始,不断上演。

  提醒父母督促孩子学习要“动真格儿的”:比如发现孩子计算不过关、总丢冤枉分儿,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就要持续地抓计算。可以找老师分析原因,也可听听孩子自己怎么分析,通过跟孩子商量找出解决的策略,坚持落实。比如每次考试将草稿纸折块儿、标序号,不为图快而轻易省略必要的计算步骤,每天坚持训练20分钟计算等。这些措施看似简单,但如果父母不支招、不监督、不坚持,光是发一通脾气,孩子的计算问题就始终得不到解决。而这很难简单地用“粗心”掩饰过去,而说明孩子数学基本能力和素养不太过关。因此,如果父母针对一个问题坚持督促落实,孩子就会重视起来,不敢马虎,最终得到改善和提高。

  假期,是孩子对薄弱技能进行专项训练的好机会,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努力,会在后续复习中显现出效果。假期,也是调整亲子关系、改善沟通的好机会,商量、建议而不是大包大揽,再加上友好、平等的态度,能为孩子未来一年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希望准高三生父母利用好这个假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