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栽好梧桐树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5-07-13 期号:

铁 铮

  高校招生录取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靠什么延揽优质生源的话题讨论依然在继续。老话儿说得好,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掐尖也好,抢人也罢,招数再多最终还是要靠各校的实力来说话。不苦练内功,不扎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即便是录了几个尖子生也是误人子弟。

  平心而论,高校对招生宣传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不会再有了。各校要想招到优质生源不下点儿功夫的确不成。哪怕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国内顶尖高校亦是如此。

  其实,对于优质生源的标准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评判。优质生源显然不能和状元简单地划等号。但从早些时候的报道来看,一些高校想方设法抢的所谓优秀学生都是状元。其背后的原因,显然和社会、媒体对状元的过度关注有直接的关系。淡化状元报道成了空话,甚至连中考的状元都被曝了光。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抢到一个状元,就等于抢到了媒体、社会的关注度,高校的招生工作就等于上了一个档次。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高校间的掐尖大战。因此,想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还是要给状元撤火。

  状元的能力、素质和水平不可否认,考个状元的确不容易。但毕竟只是一次考试的结果,也毕竟已成过去。再说,差个三分、五分、八分、十分,甚至再多点,究竟能有多大差别也很难说。因为,优质生源应该是个综合、全面的概念。既包括学习能力,也包括道德修养、性格品质、创新潜力等。所以,仅在几名高分考生上用力是不够的。

  说到底,高校还是要靠办学实力来延揽优秀生源。而办学实力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高校要认真研究社会需求,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不断改善办学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努力创造以学生为本、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不但要栽下梧桐树,还要精心浇水、施肥、修剪、养护。否则,不但招不来凤凰,其他鸟也不愿意来。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招生宣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让社会、考生、家长了解高校的学科优势、师资水平、文化底蕴、改革新举等。采取的措施要多种多样、引人入胜、丰富多彩,但不能没有底线。否则,不但于高校可持续延揽优质生源不利,还会授人以柄、贻笑大方,甚至令人耻笑。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