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京校 扶伤济世 德医双馨 ——行进首都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15-06-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刘 婧

  6月17日,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行进首都医科大学。仲夏的校园,花的红、草的绿、天的蓝,为这份静谧平添了几分绚烂。

  偶然间,一袭白衣擦身而过,匆匆的身影迅速消失在某个教学楼门口。在这片浮翠流丹中,如淡淡的一笔,一划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然而,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天,这件白大褂,都是一道永远不变的风景线。“穿上它,我们就有了救死扶伤的责任。”在首医大学子的心里,白色是他们最为珍视的颜色,这象征着他们所从事工作的圣洁。

  “穿过校园也不过十几分钟。”药学专业毕业生侯梦雨说,但走出首医大,便知道“北京有多大,首医就有多大”。20所附属医院暨临床医学院、11所教学医院,遍布北京的四面八方。北京各医疗机构的白衣战士超过1/3是从首医大这座神圣的医学殿堂学成圆梦、服务社会的。

 

医德为魂 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形态楼北边有一个喷泉,由北向南为水景,至十米路,向南为绿化铺装杂以乔灌树木,似水润而成。随行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介绍,这里的喷泉,寓意学校教育理念及医学生的成长历程均以“德”为先,德化万物,水润万物。“德”之水,润物无声,化育天下。“德”到之处,加以勤勉,克成大业。

  医学生的解剖课就是在形态楼里上的。让女生史展最难忘的第一节课,不是对解剖的恐惧,而是在实验开始前的那一场致敬仪式。

  “我们虽然不知道您的姓名,但知道,您也曾经有一颗鲜活而充盈着爱意的心。如今,您没有了生命,但您有了另一种身份——大体老师。您以血肉之躯,给我们最生动的讲解,让我们得以研习人体复杂构造……”在宣读致敬辞前,老师已将每位捐献者的生平、捐献遗体的前因后果为学生做了详细阐述。一段致辞、一个鞠躬、三分钟默哀,让这些第一次接触人体解剖的学生克服了内心恐惧,克服了生理不适,怀着对“大体老师”的感激之情,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敬畏生命,是我们的第一节医德课。”临床医学女生徐晓说,最让她震撼的是,捐赠遗体的既有德高望重的医学专家,也有不留姓名的普通人。“这让我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即将进入医院轮转实习阶段,除了内心小小的激动,徐晓将“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谨记在心。她说,成为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有医德。

  已经历过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陈玉玲理解的“德”和陈晓有些不同,“如果说临床医学学生的德在于治疗生命,我们的德则在于守候生命”。“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直到现在,陈玉玲仍记得开学时的第一次宣誓。在医院实习时,她时常因病人的一句感谢而开心,也常因病人的一个笑容而满足。

  从每年开学典礼的医学生宣誓、校长第一课开始,到毕业典礼,首医大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将德育教育贯穿学生工作始终,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坚守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

 

育人为本 高精尖实验室重动手动脑培养

  走进解剖标本陈列厅,解剖学教师罗英瑾正在给学生上本学期最后一课。

  “我们正在完善建设医学形态学实验室,将虚拟人数字化。将来除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外,学生还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模拟解剖作为补充和复习。”说起解剖课,罗英瑾感慨万分。在他学医的年代,“大体老师”都是用福尔马林泡在一个大池子里,上课时还要几名学生一起抬出来,熏得人眼睛睁不开,手也被泡得脱皮。如今,教学设备很先进,解剖台自动升降,解剖实验室再也闻不到刺鼻的味道了。

  在首医大,高精尖的医学实验室让莘莘学子的梦想靠岸。在护理学院女生心中,“高富帅”不是某个男生,而是情景教学中的机器人模型。他能眨眼、有呼吸、有心跳,还能模仿各种病症,一台造价达300多万元。

  “病人听诊双肺湿罗音,伴有呼气性哮鸣音,怀疑急性左心衰。小李快去给病人戴上吸氧面罩,小王去做心电图。”学生张姗一边说着,一边摇高床头,对“病人”安抚道:“您别慌,我们已经叫医生了。来,请您深吸气。”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真正的医院病房。仿真的医院格局、顶尖的医疗设备、仿真的病情检查,护理学院的一节情景教学课就这样开始了。

  护理学院院长吴瑛介绍,21世纪的护士不仅要会专业技术,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学校为情景课堂投入大笔资金,让灌输式变为情景式。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模拟临床真实场景,既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必要学习过程,也使学生走向岗位时遇到突发状况能波澜不惊。

  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学生正在上机能实验课。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有的给小白鼠做缺氧实验,有的监测心电图……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郝刚介绍,目前实验中心有形态学、医学机能学、医学生物学、病原与免疫学四个实验室,让虚拟仿真与动物实验结合,把实验教学前移,强化动手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等。

 

学术为基 给学生铺就成长平台

  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有个“老学霸”,叫彭师奇。年近七旬的他是刚退下来的老院长,一年只有除夕一天休假时间,其他时间不在办公室就在实验室。

  在彭师奇的带领下,实验室的本科生每年都会在SCI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享受和研究生同等的荣誉。“我是给他们打工的,来得早,走得晚,随叫随到。”彭师奇打趣说。在老院长的言传身教下,药学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氛围。所有老师推翻“老板”的身份,身体力行投入一线实验,“只有亲自做实验,不断掌握新知识,才能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本科有了实践经历,研究生阶段学习方向就更明确了。”药学专业学生吴东旭在大二就进入老师课题组,找到兴趣点。获取保研资格后,他没有松懈,在老师的引荐下,目前正在别的实验室交流学习。

  学术自由的种子,已不知不觉播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病理生理学课上,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刘慧荣站在教室一端,微笑着看着讲台中央的学生。课前20分钟,学生是主角。刘慧荣查邮箱比刷朋友圈还要勤。“学生会把学习问题发到我的邮箱,有的问题很新颖,我自己都要查很多资料。但我不会立刻解答,而是给学生时间查阅资料、课前演示,再进行点评。”刘慧荣说,“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是课程设置的主导思想。

  在中医药学院,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传统文化氛围。院长车念聪介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实施中医、中药两个专业的精品教育。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导师不仅指导业务学习,而且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学院强化基础教育,要求学生从背诵经典做起,读经典、强基础、多临床、跟名师。而名老中医言传身教,也让学生受益匪浅。

  基础医学院是首医大校本部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学院之一。院长安威介绍,国际化背景、全新视角、一流平台、先进设备、前沿电子期刊等,为学生成长铺就了平台。

 

实践为宿 顶天立地服务社会

  “顶天立地”是首医大的人才培养定位,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拔尖创新”的医学人才,又培养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及适用性强的面向基层的医药卫生人才。

  首医大教务长付丽介绍,经过几轮系统的教学改革,学校人才培养瞄准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重新设计了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成长氛围的创建和营造。2014年,学校接受国内和国际专家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取得完全通过,并获得最长认证年限。学校获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4个层次,是全国唯一全层次获批“卓越计划”的医学院校,也充分印证了“顶天立地”人才培养定位的成功与准确。学校《首都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所临床医学院,11个教学医院,为学生临床学习、实践教学搭建了强大平台。

  半个月前,在首医大附属北京朝阳医院,4名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获得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第一名。

  在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重症病房的一间教室,一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别开生面。“学生如果动手能力强,我们鼓励他们学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思维缜密,建议他们学临床。”硕士生导师、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牧雷介绍,因材施教是他们教学的特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同时重科研,指导老师经常带学生做课题。此外,强化实践教学,教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还原成病理上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等。

“这是1999年建立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在是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这里是临床护理培训中心,里面有12张病床供学生上实践课。这一层都是临床各项技能的训练室,学生在里面反复训练各种临床技能操作后,再进入临床学习。这是对病人的负责,也是临床床边教学的有益补充……”在首医大宣武医院,教育处处长王亚军说,技能中心24小时向学生开放,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实践能力。

  如果说临床医学院为首医大培养高精尖的“顶天”医科人才提供高端平台,教学医院则为学校培养基层、农村“立地”人才提供肥沃的土壤。

  本科、专科临床医学郊区定向班、山区半山区定向班是首医大最接地气的培养模式。定向班不仅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为当地培养贴近民众需求和“留得住、用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燕京医学院院长刘扬介绍,定向培养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并和毕业后的规培教育接轨。同时,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比例,增加半年临床实习时间。贴近区县农村一线,第一年就带领学生去当地社区卫生院观摩学习,让学生和岗位无缝对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