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要中考了。面临这次“人生第一大考”,考生的心理状态难免各有不同。有些人能保持自信轻松的心态,更多人则多少会有些压力。其实有压力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压力。如果盲目将压力视为一种负担,无异于为自己树立了新的敌人;而认识心理压力的正面作用,压力便能成为鞭策自己的盟友,助你更好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往年中考前夕,老师或父母往往会思考如何为考生减压。但减压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手段,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操作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以往有考生以减压为借口,在考前过度放纵身心,要么打乱复习节奏,要么为身体健康埋下隐患。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考前紧张,就不停地叮嘱“不要有压力,轻松才能考好”,结果造成了不良心理暗示,越强调减压,孩子越克服不了压力而变得更焦虑。
其实关于压力,老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人无压力轻飘飘。面对重大事件,压力往往能让人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更容易集中精神,比如帮助我们考试时更好地发挥水平。当然,过度的压力与焦虑也会有负面影响,这并非是压力本身的问题,而是考生还没有学会正确驾驭压力。把压力当成负担,就会放大压力的负面效应。
而今,越来越多的心理研究成果已经证实,在考试期间,保持适度的压力反而比毫无压力更容易取得好成绩。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提前告知考生压力有助于成绩提升,那么考前压力较大的考生就容易取得更好的分数。可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科学认识压力给考试带来的正面作用,压力就果真可以变成动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零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考生朋友们不妨从中考开始,学会如何接纳压力。如果能通过中考让自己的心理素质变得强大,那么这场考试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将有所收获。
(安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