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天生我才必有用 高考只当梦醒时

发布时间:2015-06-07 期号:

  高三复习课上面对老师的提问,哑口无言;考场上被汗水浸透的答卷,默不作声。午夜梦回,每每被这样的场面惊醒。考点旁边饭馆的糟溜鱼片真好吃,本是如今对高考唯一的记忆,可无论我怎么淡忘了高考,依然无法阻止它在数年里铁马冰河入梦来。

  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做关于高考的梦,就像即将踏入考场的学子,都会有一个关于高考的梦。无论这场考试曾经怎样影响我们,梦醒了,还要面对第二天的黎明;无论这场考试即将怎样影响你们,梦醒了,不该有人停止去追求下一个梦。

  关于高考的梦有很多种,最糟的一种就是在考场里睡着做梦。《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部系列电影年轻人可能已经很陌生,在系列第一部《父与子》中,陈佩斯饰演的二子因为熬夜复习,高考时竟趴桌上睡着了,于是有了父亲将酣睡的儿子用三轮车拉回家的温馨一幕。而从这一幕起,二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精彩故事才真正开始。比考试做梦稍好一点的是白日做梦,比如马云第一次数学只考了1分,却果断报考了北大。当然,北大梦的破灭和三次高考只上大专的结果,并未妨碍人们把他的故事当成中国梦的一篇范文。

  还有一种梦,可以寄身于高考,又能超脱于高考之外。时值高考前夕,一则贫困学子毕业6年后为母校捐款1000万元的新闻走红网络。主人公郑钢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为赚钱给母亲看病放弃保研,从房产销售做起,三十不到,身家上亿。而这样的成功,却远非一个考学梦可以概括。郑钢曾梦想当科学家,却从化学专业高才生“沦落”至销售员,这并不是人们想要的考学梦,但他用行动说明,改变命运未必需要名牌大学的出身,而是要靠持之以恒的奋斗。郑钢的故事里包含着这样的隐喻:考学成功未必能帮人实现最初的梦想,过往的挫折与困境,却依然能让人在新的梦想里奋勇前行。

  作家朱天衣也经常做和考试有关的梦:“虽然考试有时仍会阴魂不散地出现于梦境……但毕竟梦醒后,一切就烟消云散。”无论高考能否美梦成真,高考终将过去,梦也终将醒来。面对高考,一份梦醒时分烟消云散的平静,足以让人认清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事实。无论考前考后,只要我们的付出对得起这份自信,总会有梦不辜负我们。

(徐 晗)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