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日前联合印发的《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指出,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要根据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此外,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将残疾人报考办法、途径、针对残疾考生的合理便利措施等纳入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制定具有适用于残疾考生特点的专项预案,并对相关考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演练。报名参加高考并申请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要按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提出正式书面申请。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将已确定为其提供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情况提前通知有关考点,考试过程要全程录音、录像,建档备查,并组织专门的学科评卷小组,对无法扫描成电子格式实施网上评卷的残疾考生答卷单独评阅。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规定(暂行)》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而专门制定的管理规定,对于进一步规范为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保证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普通高考生的权利和公平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