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树下安放青春梦想 ——行进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发布时间:2015-04-20 期号:

行进京校 开栏语:高三生和家长正着手搜集高校信息,为高考填报志愿做准备。为了给大家呈现一个生动、立体的高校,从本期起,本报记者走进京内多所院校,用我们的双眼为您探寻,用我们的文字为您展现。

 

 

 

北京考试报记者 戚海燕 文并摄

  大学梦,几乎人人做。那是与青春、与改变、与成长、与飞翔相伴的人生之梦。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安放青春。而选择时,往往是基于“一模”分数,对多所大学由外及里,由硬件及软件,由做人到为学、深造、就业的综合考量。

  在北京,10年来,有一所大学,600棵樱花树,由外及里吸引了京内外1.2万名学子报考。这些学子选择将青春安放在樱花树下。

  这就是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一所由35岁为国捐躯的烈士耿丹的外孙女公益办学的大学,一所由北京工业大学与耿丹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一所10年来把办学收益的所有用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方面的大学,一所在京城5所独立学院中以多科型为特点的大学,一所实现了10年北京考生毕业时年年100%就业的大学。

  4月16日,13年未遇的沙尘暴突袭京城的第二天清晨,记者行进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寻找与青春和梦想相关的足迹,为北京高考生选择大学而实地探访。

 

爱花的俞敏洪,把办一所大学的梦想,圆在耿丹樱花树下

  一所大学,与一种根植中国的鲜花血脉相连,在国内,南有武汉大学,北有耿丹学院。耿丹学院学生提炼为:“武大樱花已迟暮,耿丹樱花正妙龄。”是啊,三月赏樱进武大,四月观樱去耿丹,名不虚传啊!

  一进东门,一路行进,渐渐步入一片花海:樱花在蓝天下怒放,汇成粉嫩的浪漫天地;连翘犹如黄金一片,构成辉煌的金色基调;桃花、丁香交织一起,织成淡雅的氛围。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嫩绿的草坪上散落着零星花瓣。一夜的担心随风逝去,变为对经受9级烈风撕扯却依然灿烂的青春之花的钦佩。

  如此美得让人流泪的校园,怪不得爱花的俞敏洪,应烈士外孙女的相邀,不求回报,共建学校,因此被师生誉为“理想主义的践行者”。

  9时许,行进800座的“耿丹讲堂”。这里座无虚席,正在举办“2015全球商业领袖———北京论坛”。原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来了讲了,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三次登顶珠峰的黄怒波来了讲了。这些“大咖”,与10年来尤其是俞敏洪接任耿丹学院理事长之后的百位中外名人名师,如周国平等,成为“耿丹讲堂”的主讲人,打造了不亚于“北大讲堂”的讲座品牌,有的成为学院的常驻教授。

  眼下有福的是耿丹5800名在校生以及他们的老师,他们几乎每周都有机会“与大师对话”,既能大开脑洞,又能高山仰止。尤其是这些成功者诚信做人的风范,开拓创新的精神,永不放弃的意志,悲天悯人的情怀,让师生永远铭记,起到了人生导师的作用,带动了师资水平的提高。

  而耿丹学院招生宣传的咨询会、有影响力的讲座、文体活动等,大多安排在人间四月天,樱花醉耿丹的时节。讲座的主讲人常常跟着俞敏洪,先在樱花树下合个影。他们是冲着俞敏洪来,还是冲着樱花来?答案应是两者兼具吧。常常被学生拽着在樱花树下一起合影的俞敏洪说:“尽管我早起晚归间,努力关注花的开放,并为花的凋零感叹,但花只是开着,借人间一份春色,给人间几多悲喜,自在开放在天地间。”

 

爱花的耿丹学子,把装有青春梦想的许愿瓶,埋在樱花树下

  美丽的校园,人文的环境,知识的圣殿,养心的所在。一所大学,能有几个地方、几个特色专业让学生学得如痴如醉,那真是学子莫大的快乐啊!而耿丹,被赞为“大学的798”,养眼、养心、养知识、养身体。

  耿丹学院国贸专业学生张传宇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人文环境,一种气氛,你付出4年的时光接受一所大学的熏陶,他的知识、平台、视野、生活习惯都会深深熔铸在你的性格习惯之中。‘耿耿丹心,为国为民’,这句校魂深藏其中,在人生真正抉择中,成为我的选择。”

  樱花大道上,匆匆行走着耿丹学子,夹着书本,满脸幸福。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几个身着汉服的俊俏“小生”、美丽“青衣”。耿丹独有的绿樱树下,斜倚着读书的学子,花香夹着书香,弥漫整个校园。

  偌大的体育场上,跑步的学生三五成群。原来,学院严格要求每天6时30分不去晨练的学生要重修体育课。这是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啊!

  中午13时,正是午休时间,走进耿丹1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仍有几名学生在俞敏洪捐赠的2万多册书架前找书。一名来自团结湖中学的大二男生说,图书馆是他追梦的地方,午休时间他喜欢在图书馆度过,看看书,思考思考问题,很充实。在学生阅览室,数十张桌子上堆着书山,这是考研学生长期复习的地方。毕业了、考上了,就把书籍捐赠给学弟学妹,不用出阅览室,也从未发生丢书的情况。

  13时30分,数百名学生齐刷刷从宿舍向教室走去,穿过教学长廊,分流在多个35人以下的小班教室里。就像战士出征分列,颇为壮观。

  耿丹学院严抓学风是出了名的。自2006年以来,学院有17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路遇5个北京学生,他们不约而同说,在耿丹混4年是不可能的,学习上稍有懈怠,辅导员就会像中学老师一样,整天找着跟你谈话,督促你进步。

  环艺11-1班学生贾岛,大二时因学业被降级,大三时碰到林植潘老师,进了Show BIM工作室,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说:“潘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能行,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潘老师还要求工作室的每名学生每天朗读一篇专业文章,以提高专业素养。优秀的,潘老师会发个“资格证”。

  2009年10月1日,耿丹学院1500名师生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改革开放”方阵,步伐坚定、队列整齐、纪律严明,整体综合素质可见一斑。

  2014年樱花盛开时,耿丹学院380名学生把青春梦想塞进许愿瓶,埋在了樱花树下。他们相约,4年后起开许愿瓶,放飞梦想。就是这一届,耿丹当时就已经有18个专业,后来增加了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今年,以多科型独立学院为特色的耿丹学院,专业达到22个,新增了数字媒体技术。

 

爱花的耿丹毕业生,把人生永不歇业的加油站,建在樱花树下

  转眼4年过去了,耿丹学子毕业了,怀揣着梦想闯天涯,驰骋于社会大舞台。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会扶老携幼,重回母校看一看,“加加油”。想想4年后,耿丹学生从樱花盛开的母校学到了什么呢?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只要相信自己是个小宇宙,那么你就一定会爆发!”

  13时40分,路遇北京“不同科技”的CEO王建伟。他的名片背后印着“如您所想,与众不同”8个小字。这位热情而沉稳的耿丹毕业生,是回母校听讲座的。4年前他一毕业,经过几轮笔试面试,被中粮集团录用,工作2年后,他辞了职,和另两个耿丹同学室友一起,加上另外两个人,5人合伙创办了互联网企业“不同科技”。他的梦想是,今年底收入1个亿,同时配有稳扎稳打的行动计划。他和他的同事正在演绎另一出“中国合伙人”的故事,谁能说不是呢?他说:“我要是个小宇宙呢?”

  黄博渊,动画08-2班学生,3年前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交通工具设计。他从小热爱汽车,高考时就盯着这个专业,但因失利,进了耿丹。进校后,他继续向自己的目标奋进。有人劝他:“三本的学生,要考清华,还是不要做梦了,根本不可能的。”但是,黄博渊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让梦想照亮了现实。

  学院的一组权威数据表明,像黄博渊这样的考研之星在耿丹学院并非个例。自2009年学院有了第一届毕业生以来,考研的毕业生中考取“985”工程大学的占21%,考取“211”工程大学的占30%,考取普通大学的占49%。

  截至目前,学院已有6000名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发挥才干。学院有500余名学生通过不同项目赴海外学习、实习。

  耿丹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齐建伟介绍,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办学特色体现在“工科背景、学科交叉、校企结合、国际视野”,初步形成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耿丹模式”。

  夕阳映红半边天。就要离开耿丹学院了,一阵清风吹落片片樱花,仿佛天降樱花雨。“樱花7日红”,让人生飞扬而短暂的青春安放在樱花树下,真的为耿丹学子庆幸,为俞敏洪庆幸……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