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邵会莲 李蔚青 徐 晗 李 华
“如果没来南科大,我也许只是一所大学的普通一员,正为毕业论文忙碌。”看起来安静成熟、刚被耶鲁大学全奖录取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吴子珊说。
奇迹的实现,来自4年前的一个决定,那一年,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深圳龙城高中的吴子珊参加了南方科技大学的首次招生,并过关斩将入选教改实验班。
带着对这所新生的、被寄予厚望的高起点大学的好奇,我们走进校园,近距离感受它独有的脉动。
校园高配置:九山一水,十全十美
“人在校中走,如在画中行。”阳春三月,和风轻拂,桂树飘香,南科大校园里,火红的木棉花、米黄的荔枝花、艳丽的三角梅竞相绽放,一派勃勃生机。
门前清静,没有摊贩,没有商铺,鹏城深圳的车水马龙似乎与它无关。在南山区学苑大道1088号,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的南科大静静矗立。74路公交车从此经过,地铁“塘朗”站在此停靠。地铁两站到深圳北站,35分钟可达福田口岸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步入校门,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题写的校名石迎面可见。已竣工的一期工程已建成20万平方米建筑,待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校园总建筑面积将达60万平方米。眼下,只有1200名学生的校园显得安静、空旷。一路走过,鲜有行人和车辆。校医院隔壁,是大学鲜有的派出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科大校内矮山多达9座,其中一座是出于绿色校园理念,用建筑废料人工堆积而成。天然的山上有良种荔枝园。每逢夏初荔枝成熟时节,上万株荔枝果实垂垂欲坠。大沙河蜿蜒穿过校园,河畔绿草茵茵。一时会让人忘了是身处改革开放前沿、人口上千万的深圳。“十全十美”的美誉实至名归。
从2007年南科大筹建就参与工作的韩蔚主任表示,为建设一所高质量大学,深圳市对南科发展鼎力支持。一期规划中,政府投入110亿元。校园建设搬迁了3个村庄、700多家企业、迁走5万多人,成为深圳最大的单体搬迁项目。年产量上百万斤的优质荔枝林,原本是村民的果园。校园仅拆迁费一项就达60多亿元。特区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对于搬离了世代居住的祖屋的人们,南科大人深怀感恩之心。南科大2013年新校区首次开学典礼上邀请了村民代表。2015年3月8日,南科大党委书记李铭和20余名师生参加了福光新村落成庆典,用“饮水思源,共创未来”的牌匾向回迁村民表示感谢。
沿校园甬路前行,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古榕树。在校园建设中,这棵土地庙前的百年老树得到了精心保护。据说,至今还有村民在重要节日回来祭拜,成为这所科技大学的一个小插曲。
校内建筑疏朗有序,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外墙颜色以白、灰、赭居多,多栋楼宇有镂空装饰,图书馆、行政楼或轻盈或厚重,环保、节能是共同特征。在学生宿舍楼隔壁,八栋别墅傍湖而建,这里是著名的院士楼群。大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设计一目了然。
最新统计,深圳空气质量在全国名列第四位。白天的南科大,蓝天白云下,满目葱茏;夜晚,星月璀璨,虫鸣蛙啼此起彼伏。在这里度过大学时代,想想都惬意吧。
定位高起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最好时期。有一个地方,你可以去建设、去创造,这就是南科大。再过50年、100年,这里也许会成为中国的斯坦福。对于有创新精神的你来说,那里的文化、那里的历史是你创造的。这难道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吗?”2015年3月中旬,南科大校长陈十一来到北京的一所名校高中,发出来自南国的邀约。
提起南科大,一家媒体评论说:“从来没有一所高校像南科大一般,在‘襁褓’中便备受瞩目与争议。它的每一个脚印都与教改优劣相系,牵动着人们关于能否解答‘钱学森之问’的焦虑之情。”
经过学校自主招生,2011年3月,45名从全国6000余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高中生迎来了南科大的首次开学典礼,并由此成为南科“长子”,开启了他们非同寻常的大学时代。南科大一鸣惊人。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世界教学科研的中国南方中心”……办学目标里清晰地传达出南科大的高追求。南科大的备受瞩目,源自其一流大学的高起点办学定位。深圳特区政府希望其“一步到位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逐步建成小规模、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以学校发展、科研发展,为国家尤其是特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支撑。
这所不走寻常路的大学,追求的是超常规发展之路。在一江之隔的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已提供了短期内跻身亚洲前10名的成功样本。教育理念上的接近、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上雄厚的师资,给了南科大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南科大的高起点从两位院士校长的当选上可见一斑。2009年,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当选首任校长。今年1月底,原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十一接任。前者执教于中科大14年,在激光光谱学研究方面取得国际一流研究成果;后者在美从事教研18年,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讲席教授、系主任,后在北大执教10年并创办工学院,是国际上格子Boltzmann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
大师、大楼与大学,新生的南科大首先追求的是大师。强大师资是南科大的骄傲。教务长吴传跃介绍,学校注重教授招聘,在职的150名教师是从全球1万名申请者中胜出的佼佼者,平均每个教职有60人竞争。教师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60%以上有世界排名前百位大学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国家“千人计划”学者达到44人,占教师总数的30%,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目前师生比1∶8,远高于教育部学科评估标准中的优秀标准1∶17,在国内高校中遥遥领先。
陈十一表示,在中国建设一所世界一流名校一直是他的梦想。未来,南科大要力争成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科技与人文、学术与应用包容共生的典范;以创新精神人文传统的厚度为体,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改革探索为用。本、硕、博教育同步推进,促进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协同办学。 这需要“打破常规、超常付出、实现跨越。”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校,南科大带着探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诞生。韩蔚表示,富于创新精神、精致、小规模将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老师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试卷均采用英文。学校实行书院制管理,在宿舍、在书院活动室、在咖啡屋,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科交流中产生灵感。学校为本科生安排了导师,每位导师指导七八名学生。师生间比一般大学有更多交流机会。
学校有完备的资助体系,新生入学后,绝大部分可获得新生奖学金,最高5万元。就读后,在学术、社会服务或个人特长等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还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招商银行奖学金等单项奖学金。
本科和研究生招生稳定后,这所定位小规模、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最高目标是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其中一半是研究生。师生比稳定在1∶10。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沈献章认为,作为国家高教改革实验校,年轻的南科大发展潜力巨大,将会是和香港科技大学一样崛起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兴大学,若干年后,在这里成长起一所中国的斯坦福大学也是可能的。
发轫于特区深圳,新生的南科大带着特有的改革基因,带着开辟教改实验田的使命,正如一轮红日,喷薄欲出。
入学高要求:欢迎“放弃安逸,追逐梦想”的少年
4年前,青涩少年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拎着笛子,离开母校人大附中,独自一人来到南科大;4年后,当昔日高中同学步入大学四年级时,少年已收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美国和新加坡的两所名校也向他发出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少年叫程齐家,是南科大首批教改实验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南科大录取的首位北京考生。
今年1月,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学生获得学校自授的学士学位。由于实行学分制,40人中,3人提前毕业、6人延迟毕业。像程齐家一样,申请去国外名校读研深造是他们共同的选择。
不论是老校长朱清时还是新校长陈十一,南科大都是一个寄托了建设新型现代大学梦想的所在。
2013级本科生诸葛午扬说:“在实验室里,我们从早到晚忙碌地工作着……有一群崇尚学术的老师带领着我们学习,更有一群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同学一起成长。”
放弃安逸,追逐梦想,成为更主动积极、更有责任感的自己,已成为南科学子的共识。这也是南科大喜欢的学生类型。
一名学生表示:“上学期,我像不少同学一样,认为南科大毕竟只是学校,所能做的不过是讲讲课,写写作业,考考试罢了。”但一学期后,他恍然发现,“南科大的机会是如此之多”———可以接触到最棒的老师,听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在本科就接触到科研工作,并让自己的民主意识与能力得到提升。
“南科大是最容易建功立业的地方,有机会做创造历史的事情。”一名学生表示。学生会干部吴子珊回忆说:“在学生会建设过程里,每个人负责收集一所世界名校的学生会章程,像做科研一样,先研究材料,再提出意见。在此过程里,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从一个奠基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按科研的角度去参与管理。个人也获得成长。”
当然,作为建设中的新型大学,南科大仍在加速完善中———图书馆藏书还在丰富中,科研实验室、仪器还在建设中,校园文化还在形成中。新生的南科大已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正因如此,在南科大,挑战与机遇并存。宽松的环境、较易获得的教育资源,会让积极进取的学生更加如鱼得水。“对自主性强、向外拓展欲望强烈的同学来说,这里是最好的大学了;而自律能力不强、对未来缺乏规划的人,最好不要来这里。”大三生罗登说。
南科大更喜欢那些有科学潜质、主动进取的学生。在这里,积极主动的学生,会比在一般国内大学得到更多成长。2014年10月,因学术潜能卓越,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本科毕业生、17岁的王嘉乐获牛津大学青睐,经过在南科大短短的3年时间学习后,赴英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成为学生的楷模,更成为学校弹性学制的最好样板。
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3日,首届29名毕业生中,已有21人被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录取为硕士、博士生。这一比例达到了国内顶尖大学顶尖专业的水平,由于3-4月国外大学还在录取中,预计这一数字还会攀升。
首届毕业生以优异成绩回应了社会关切,南科大也由此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培养高标准:导师按研究生标准带本科生
作为和王嘉乐一道最早从南科大毕业的两名学生之一,何明浩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知名期刊上、出现在国际会议上,其论文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本科毕业生的要求。
大二时就进实验室跟教授做项目,接触到学科前沿知识,这让何明浩的学术能力提升很快。他说:“教授以研究生的标准带我们。”
南科大为像何明浩一样有远大理想的本科生提供了展翅翱翔的平台:在这里,教师既承担科研项目,又担任学生导师,以项目带动教学。由于师生比高,老师在指导学生科研和论文方面成果显著,师生关系也格外亲密。
同在香港取得博士学位的唐斌和卢周广老师,来南科大前,分别在香港大学和中南大学任教。在这里,承担了科研任务的他们,也承担了带领本科生做实验的任务。
唐斌教授致力于微纳米生物材料和力学研究,这是生物材料、材料力学与医学的交叉领域。“人是各种材料组成的动态体,很多疾病会伴随着生物组织或器官的材料学性质改变”,如青光眼发病前期眼角膜微观强度会增加;关节炎前期病人的关节内软骨胶原纤维会变硬。这些与港大医学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并促生了一系列诊疗器械的研发。
“未来的汽车电池也许只有火柴盒大小。如果没有替代方案,制造手机电池的锂10年后会比黄金还珍贵。”卢周广副教授说,他眼下正在为电动汽车设计新一代能源材料。“在鞋底充电、走路时用衣服充电、汽车外壳在运动中自然充电……”说不定有一天,这些方便的环保新材料会从这里诞生。
教学工作部老师彭凤琴介绍,从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出发,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本多选用全英文的海外名校教材。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优秀做法,学校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推行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改革,注重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教学。第一批教改实验班学生,每人都有一套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薛以泽邦,材料系大三学生,是首批通过高考进校的学生。他告诉我们,学生大二就可以有导师,大三就可以参与项目。这里的学习生活辛苦却快乐———学习氛围逼着自己认真规划大学生活。
曾有位学生既想选学物理模块,又想选择复变函数,但是两门课程时间有冲突。他没想到的是,向教学工作部反映后,当天晚上,学校就发布了课程调整通知。
从前3年的录取结果看,参与高考招生仅3年的南科大,新生高考平均成绩已超一本线70多分,在有的省已超100分以上,达到了“985工程”高校的中上水平。
为什么放弃“985”学校选择南科大?2014级本科生张亦驰的回答是:“只有敢选别人不敢选的,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北大本硕博毕业后加盟南科大的戴鹏老师的答案是:“我希望把梦想安放在这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招办主任谈招生
南科大录取,高考成绩只占总分60%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南方科技大学今年首次在京招生,学校希望选拔什么样的考生?如何选材?本报记者专访了该校招生办主任赵红军。
记者:今年学校招生情况如何?
赵红军:学校今年计划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920人,首次在北京招生,计划招20人。
记者:考生如何报考?申请过程要注意什么问题?
赵红军:南科大采取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方式接受报名。符合条件的考生4月15日前可登录学校招生网报名。
提醒注意的是,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还要按要求填写并提交相应材料,包括报名表、推荐表,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习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其他证明自己特长和优势的材料,以及约1000字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内容要真实,写出自己的特点。
记者:南科大的自主选拔有何特点?
赵红军:特点主要是打破一考定终身,高考成绩不是唯一标准。学校今年继续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
记者:能力测试主要考核什么内容?
赵红军:能力测试以笔试为主,主要考核高考测试不出来的内容,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考核主要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考查洞察力、想象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主要在于平时积累,无需刻意准备。
面谈主要考核学科知识及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分值5分,时间为30分钟,主要考查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和心理状态。面试考官随机抽取,每组考官由3名教授组成。面谈方式可能是无小组讨论,也可能是一名考生面对3位考官回答问题。
记者:能力测试何时举行,北京考生在哪里考试?
赵红军:能力测试拟定6月12日左右举行,北京考生在北京考点参加。6月20日左右,考生可上网查询能力测试考试成绩。
记者:学校是按大类招生吗?
赵红军:作为一所纯理工科院校,南科大只招收理科考生,在录取时按理工大类招生,具体专业分类仅为报考参考和基本程序。大一、大二不分专业,主要以基础科学课程为主,大三时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
记者:学校录取原则是什么?
赵红军:学校按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即按高考成绩、学校能力测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6∶3∶1的比例计分录取。
学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近年来,录取考生成绩平均高于一本线70分以上。
记者:对国家或北京市承认的加分政策,学校录取时是否给予承认?
赵红军:对国家或北京市承认的加分政策,学校投档时给予承认,但进专业录取时按裸分进行。
记者:考生报考南科大,如果没被录取,会不会影响之后志愿录取?
赵红军:考生要在提前批次(自主招生)填报学校志愿。如果没被录取,不影响之后志愿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