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穆士才,志愿服务路越走越暖

发布时间:2015-02-15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文并摄

  2月4日,华北电力大学大三学生穆士才作为志愿者代表,带领100余位春运志愿者宣誓,为旅客送去温暖的服务。从大一的寒假,到大三的寒假,每一个假期,地铁六里桥站、北京西客站、北京站、北京南站,都留下了穆士才的身影。

  从2013年到2015年的春运,每个寒、暑假和国庆节、劳动节,穆士才都会出现在北京的火车站做志愿服务。大大小小8个假期,穆士才在志愿者岗位上帮助过往的旅客,也许只是一个指引,也许只有一句问候,但带给旅客的是北京的温暖。

一句暖心的话,是最好的帮助

  2月4日,春运志愿者第一天上岗。早晨6点半,天还没亮,穆士才已从房山家中出来在等公交车了。经过35公里的车程,8点半,穆士才到达北京南站,开始第一天的志愿服务。点名签到、发放志愿服装、嘱咐注意事项,从9点到12点,忙得顾不上喝口水。

  穆士才说,做志愿者久了,帮助人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上前主动问一声,说上一句暖心的话。在跟随穆士才巡岗的路上,一位推着轮椅的阿姨在四处找座位,轮椅上坐着的女生鼻子上插着导管,身上盖着棉被。因为正值春运,候车大厅里一座难求。“您好,请问需要帮助么?”“我在找座位。”“您好,往前30米就是爱心服务区,您可以去那里休息。上车检票时,您可以走爱心通道。”穆士才说,很多旅客都是第一次来火车站,对站内情况也不熟悉,尤其是有困难的旅客,大多不知道爱心通道,有时候只是一句话,就能帮他们减少旅途的奔波和劳累。

  回家,对很多人来说,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有的人拿着一堆行李举步维艰,有的人抱着小孩儿找退票口……志愿者的帮助,一次次温暖着他们的心。

一个热情的指引,是无声的付出

  这次春运,是穆士才第二次在北京南站做志愿者,虽然时间不长,但他俨然已成了南站的小向导。旅客咨询最多的问题,他早就记在脑子里。“改签在41号窗口,退票在29号窗口,取水在23号检票口后边,西咨询台两边各走30米都有取票机。”

  2014年暑假第一次在北京南站做志愿者,穆士才的岗位在西咨询台,这里是南站最热闹的地方,高峰期旅客都要排队咨询。第一天上岗,穆士才连续站了近两个小时,连去卫生间都要一路小跑。晚上回到家,他的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第二天,他只能在家休息。他就用这一天时间来熟悉南站的地图,第三天就又回到了咨询台前为旅客指路。

  去年8月,在北京南站,一名男士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人,两个人走路很艰难。穆士才看到后上前帮忙。原来送站的人是一个公司的大区经理,他的台湾朋友刚来北京就因意外腿部骨折。从他们的位置到检票口需要走100多米。穆士才带着他们到爱心服务区借了把轮椅,把他们送上火车。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联系,而那位经理更是多次力邀穆士才加盟他们公司。

一次耐心的交流,是情绪的抚慰

  北京南站经常会有外国人来乘车。在西咨询台,穆士才接待过很多外国人的咨询。

  一次,一名俄罗斯人有些焦急地前来咨询,但他的英语极为难懂。情急之下,穆士才拿出手机,输入“您需要什么帮助”,再用手机翻译成俄语,与这位乘客顺利沟通,还给他画了路线图。在耐心讲解之下,这位乘客焦急的脸色才有好转,顺利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去年7月22日,京沪高铁突发故障,造成后续列车大面积晚点。北京南站有10余次列车晚点2到4个小时。此时,咨询台成了旅客发牢骚的地方。“我坐的车什么时候到?”“你们怎么办事的?”面对情绪激动的旅客,穆士才只能和车站服务人员一起安慰大家。“请您稍等,大屏幕会显示列车到达时刻。”“您好,列车到达时广播里会播报,请您耐心等待。”除了安抚情绪,做旅客的出气筒,还要把咨询台的椅子让给旅客。那天,离开南站已是晚上8点了,直到坐上公交车,穆士才紧张的情绪才放松下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