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爱孩子如初 ——给考爸考妈的7条建议

发布时间:2015-01-07 期号: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中学心理教师 刘 奕

  2015年的钟声刚刚响过,高三学子正式进入了备战高考的紧张阶段。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高三生大多踌躇满志、豪情满怀。随着高三学习的全面展开,考生在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渐渐凸显出来,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甚至有人对预设目标望而却步,烦躁、紧张、焦虑,让父母很是忧心。从现在到高考的这5个月时间,考生要面临期末统考、“一模”、“二模”这三次综合性大考,心理压力确实存在。

  父母都迫切地想知道自己能为孩子“做点儿什么”,更重要的是想知道“别做什么”,才能为孩子提供切实有利的“后勤保障”,让考生从容度过这关键的5个月。我从担任中学心理教师的工作经验出发,为各位考生父母提供以下7条建议作为参考。

 

顺其自然

  家庭生活的气息与氛围跟平时一样,不必表现出刻意的关注与改变。经常留给考生安静独处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考生积极有效地整理自己的学习与心境。父母的“眼睛”与“嘴巴”不要总是以考生为中心,生怕哪里做得不够好影响孩子心情。殊不知这样的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只能增加孩子的烦躁与焦虑。

制造快乐

  所谓“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饮食的设计与营养搭配方面,父母要多花些心思。除了早餐、晚餐保证充分营养外,晚上孩子复习时适当增加一些色彩缤纷的果盘、鲜榨的果蔬汁、可爱的小甜品,都会让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加愉悦,调整紧张疲劳的身心状态。

愉快沟通

  每天的晚饭与睡前时间,都是很好的沟通机会。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天,内容自由设定,可分享各自学校、单位里发生的趣事,也可一块儿回忆从前的美好时光。如果父母能够多多爆料自己小时候的糗事,那就更好了。自然、亲切、愉快的交流,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轻松真诚的陪伴,又能增进亲子感情,提高睡眠质量,给孩子的成长增加动力支持,帮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强度的复习任务。

适当运动

  天气晴好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块儿出去跑步、打球、健步走。适量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激素,可以有效缓解学习过程、高考任务带给考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孩子与父母的愉悦感及幸福感。体育运动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是增强体质的同时,增加我们接受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说句题外话,这段时间虽然是备考的“非常时期”,对父母而言,确实辛苦、确实难熬,但等孩子考上大学离开家,再想体会如此“朝夕相伴”的生活就不容易了。所以,上述第3、4条建议的实施过程,也是父母要珍惜、享受的幸福时光。

明确态度

  父母可以通过交谈、书信或其他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对于高考这件事情的态度,如怎样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进程、怎样面对考试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未来的人生更是如此;作为父母,相信孩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适当的选择,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坚决不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理想“嫁接”到孩子身上。

适度鼓励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我们既支持考生接受自己现有的学习程度与水平,也鼓励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尝试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也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让自己不留遗憾。

爱子如初

  您爱自己的孩子么?如果您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还要问:“无论您的孩子怎样,您都能爱他(她)如初么?”如果您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那么请您一定要将这个答案亲口告诉孩子,告诉他(她),无论考试结果如何,您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他(她)、关心他(她),您对他(她)的爱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

  请您安心陪伴、等待孩子度过这段考前时光。如果这样,您亲爱的孩子在面临任何一次期末考试、模拟考试,甚至高考的时候,都不会再有除了答卷以外的任何想法与顾虑,终将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为高中时代画上完美的句号。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